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互联网进军汽车销售 上汽国内首推汽车O2O平台

2014年03月31日 10:17 来源:科技日报 参与互动(0)

  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重构正在加速,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花费数亿元独资打造的中国汽车市场首个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电子商务平台“车享网”于3月28日正式上线。

  上汽相关人士近日告诉东方早报记者,这个网络将依托上汽旗下各大品牌及数千家经销商,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今后,“车享网”平台将以用户为中心,通过线上线下无缝对接的电子商务模式,紧密围绕与汽车息息相关的业务,从用户选车开始到购车、用车、换车,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完成。但支付和体验目前仍有风险,流量问题或成车享网最大的短板。

  上汽昨晚发布的2013年年度报告显示,上汽目前拥有超过2000万车主用户,2013年的整车销量达到510万辆,占全国乘用车总销量的25%, 全年整车销售2223.7万辆,同比增长14.6%,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65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248亿元。

  八城市先试

  东方早报记者近日从上汽获悉,车享网的项目公司名为上海赛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2亿元。该公司隶属于上海汽车工业销售有限公司,其总经理为夏军。

  此前有报道称,上汽最初并未打算独自试水电商领域,曾经计划出资40亿元和天猫合作,由后者为上汽量身定制一个汽车电商平台。但出于种种原因,双方未能就合作达成一致,上汽最终决定单干。

  从去年起,上汽已经开始筹划电商平台事宜,并聘请了中介机构DCG设计搭建架构、设计流程等前期准备工作;并从华为购买价值数千万元的硬件设备(包括服务器)。

  首批进驻“车享网”的有上汽乘用车品牌荣威、MG、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大众、斯柯达、宝骏和上汽商用车品牌上汽大通。同时,选择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宁波、天津、成都、深圳八个城市超过120家经销商率先试点。

  中国乘用车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车享网对于上汽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它有效地脱离了淘宝、京东等其他电商,形成了自己的模式,有利于更好地把控和宣传。”

  或可凭二维码取车

  按照计划,今后消费者在车享网上看中某款汽车,下单预订后,将会得到一个二维码或序列号,拿着这个二维码或序列号去线下经销商处,就直接交余款、取车,不用担心网上低价、实体店无车或加价才能提车的局面。

  此外,随着订单生成,一系列数据均被归集,省去了汽车经销商、传统网站需要重新输入相关资料的时间和成本。此后,关于消费者售后维修的一系列数据也将进入同一数据库。

  不过,车享网相关人士强调,通过价格优惠吸引客户并非长久之计,他只能保证车享网上线之初给出一定的价格优惠。

  车享网相关人士更希望的是,通过这次优惠能让客户了解到,除了价格,他们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东西,比如线上线下的一致性:线上有车,那么线下一定有车;线上的承诺,比如价格,线下一定能兑现。

  车享网首席运营官吴越表示:“我们希望在网上能够说到做到,如果是其他网商的承诺,我们也希望经销商兑现它,支持线上线下业务打通,为客户提供线上线下的一致性体验。”

  据了解,此前双十一,各大汽车垂直类门户、淘宝电商都无法打通线上线下。即使消费者在网上下单了,去经销商店买车了,这些门户网站、电商均无法确认是否成交,只能通过客户晒单反馈等方式补足信息。

  不会取代线下实体店

  上汽总裁陈虹昨日表示:随着线上线下业务的相互渗透、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产业的相互跨界,未来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之边界,未来企业都将是互联网世界的一员。随着高科技的应用,汽车开始成为一种多功能、多用途的移动载体和终端,这必然会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和价值感受, 并最终促使汽车行业从工业时代向数字时代转型。O2O模式将成为汽车电商发展的重要趋势,而整个模式成败的关键是线下对客户优质服务承接的标准化和一致性。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何黎明此前曾指出,O2O模式未来将会给整个汽车流通领域带来巨大影响,但线下的展厅、实体店仍将继续存在。现阶段汽车销售中的实车展示和试驾等关键环节,无法通过在线环节取代。但应看到的是,消费者会越来越多地依赖线上平台,未来“线上集客—电话邀约—门店观摩”将会是主要的方式。

  有评论称,如果上汽电商平台成功,上汽将从一家工业企业转身为工业服务型企业。(王道军)

【编辑:魏巍】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