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特斯拉将在京沪建超级充电网络

2014年04月22日 08:47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建超级充电网络”、“销售和服务进行定制”,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4月21日现身极客公园创新者峰会,阐述了特斯拉未来在中国的发展构想。马斯克强调,“将在中国进行很多的投资”。未来三至四年,特斯拉可能会实现在中国的本地化生产。

  规划超级充电网络

  4月22日,特斯拉将在北京向用户交付首批Model S。不过,一些京、沪之外的车主质疑特斯拉没有按照订车顺序交付车辆。一位特斯拉方面人士介绍,造成这些用户投诉的原因,一方面是生产供应不足,另一方面是国内部分地区充电网络等基础设施不足。“我们希望每一位特斯拉用户都能享受到同等的待遇,前提是能够为其提供必要的售后服务。”

  基础设施不足是制约国内新能源汽车普及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美国,特斯拉依靠自身建设的充电网络来服务用户,加速了产品的应用和推广。这一模式有望在中国复制。

  马斯克表示:“中国是对特斯拉未来非常重要的市场,我们的销售,我们的服务,都会对中国进行定制。我们将在这儿进行巨额的投资,包括对于充电的环境进行投资。近期,我们将把超能充电站设在这里,北京和上海各设一个。未来,我们要建立超级充电的网络,所有的超级充电站都会提供太阳能,它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提供能源。”

  虽然特斯拉受到了消费者、投资者的追捧和认可,不过Model S的价格依然较高,江淮汽车、比亚迪、上汽集团等车企的新能源汽车更加适合国内的消费水平。“特斯拉最早推出的是一款跑车,当时能买得起的人更少。后来,我们推出了一个价格低一些的车,由于进口税等原因,在中国的售价比较高,但是在美国它只是一个中档车。”马斯克坦言,特斯拉的汽车目前还是比较贵的,但是公司的目标一直是生产大众消费得起的电动车,“我们将要推出的第三款车将是更加容易买到,价格也是普通消费者可以承受的。”

  对于汽车产业而言,规模化生产是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之一,中国既是重要的消费市场之一,也是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的制造大国。马斯克明确表示,未来在中国建厂的确是预期中的计划。“未来三到四年,我们会有一些本地化的生产。我想传达的最重要的信息是,我们认为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我们将在中国做很多的投资,来保证任何买车的人都有很好的体验。与此同时,我们将通过技术的创新,让技术能够复制,进而实现规模化的生产,因为现在这种小量生产没有办法建立大型工厂,技术也不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特斯拉是目前最受瞩目的电动汽车生产企业,不过马斯克却表示,特斯拉的目标不是在电动车领域占据多大的份额,而是做一个引领者。“特斯拉的影响是吸引其他的公司和我们一起来生产电动车,最后我们可能只能占市场份额的一小部分,但我们却引领了整个行业,这是对全行业都有利的好事。”

  坚持直销模式

  在媒体眼中,特斯拉是个跨界的“怪物”。曾有网络媒体感慨,一条特斯拉的新闻竟然被汽车频道、财经频道、科技频道同时转载。同样,在汽车行业中,特斯拉也显得特立独行,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直销,这甚至在美国新泽西州也引发了争议。

  尽管不符合汽车业的常规,不过马斯克依然确定地表示,特斯拉将会坚持直销模式。“我们还是会坚持直销模式,起码目前是这样。我们要有透明的定价机制,基本的定价理念就是要确保世界上不管你在哪儿买到的都是一样的。当然我们也有压力,投资人希望能够在中国卖得价格高一点,因为有很多的汽车公司在中国都是这么干的。我认为这是不对的。长期来看,如果你以正确的方式对待消费者,将会是最好的策略。”

  2012年,特斯拉一年间只生产了600辆车,2013年生产了2200辆,2014年预计要增长一倍,2015年的产能则会接近一万辆。随着特斯拉产品需求的增加,直销模式未必能够满足销售的要求。

  马斯克在表态当前坚持直销模式的同时也称,不排除未来进行混合销售的可能性。“可能未来某一个时间,我们可以搞一种混合模式,既有我们的直营店,也有通过经销商进行销售。但是,我们一定要保有自己的自主选择权,以确保我们客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

  乔布斯是马斯克崇拜的偶像,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点——“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产品,用一种独特的方式销售”。马斯克认为,特斯拉与苹果产品的销售模式是类似的,但是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电动车需要做更多的解释工作,它不是一个常规的车,所以我们得解释电动车的好处是什么,有什么功能,否则,消费者不明白为什么要花昂贵的价格买电动车。解释工作的必要性,让我们直销模式变得非常重要,起码刚开始推广新能源汽车时是很有必要的。”(记者 刘兴龙)

【编辑:魏巍】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