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车企“一个品牌”或是明智选择

2014年04月29日 09:05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0)

  自主品牌进行多品牌全线出击的策略并不如意。而且,这几年国内汽车市场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所以缩小战线,把品牌营销、产品开发等资源重新聚焦在单个品牌、重点产品上,回归“一个品牌”战略,或许是自主品牌车企的明智选择

  在近日举办的北京车展上,自主品牌行业领军者吉利宣布:回归“一个吉利”品牌,并发布新车标和3大全新产品平台。与此呼应,其他自主品牌车企的展台也没有了往届的多品牌现象,纷纷从多品牌战略回归到一个品牌战略,“一个奇瑞”、“一个比亚迪”……如此的选择,是自主品牌车企爬坡过坎中的“只做不秀”,说明自主品牌车企正进入战略调整期。

  数据显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份额在连续下降,不禁让人捏把汗。2013年,奇瑞销量同比下滑9%。奇瑞表示把13款不挣钱产品退市,短期会影响销售,但仍要不惜牺牲销量,将战略调整进行到底。再看比亚迪,虽说其2013年的销量达50多万辆,重回正向轨道,但比亚迪已表示,今后不会特别强调对销量考核,最重要的是把内功、核心竞争力练好。

  这样的表述似曾相识!2007年,在自主品牌车企中,吉利率先提出战略转型,并在全国经销商会议时发表“宁波宣言”,宣布“不玩价格战了!”表示要从单纯成本领先向技术先进、品质可靠、服务满意全面提升。当时第一步的举措就是,砍掉了占销量七成的老车型,进行转型“长征”。2009年,吉利又经历一次战略转型,宣布品牌一分为三,发布全球鹰、帝豪和英伦3大品牌,进入多品牌战略营销阶段。彼时,汽车市场爆发式增长,“多生孩子好打架”,一些自主品牌车企推出不同定位的多个品牌,寄望市场的整体快速扩张,全线出击,抢占市场份额。

  然而,自主品牌进行多品牌全线出击的策略并不如意。这几年,国内汽车市场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合资品牌价格、产品开发不断下探,自主品牌汽车可谓“压力山大”。所以,缩小战线,把品牌营销、产品开发等资源重新聚焦在单个品牌、重点产品上,回归“一个品牌”战略,或许是个明智选择。

  产品“花开花谢”,品牌分分合合,如果本质没有变化,能解决问题吗?这次转型能否给自主品牌汽车打一场绝地反击战?

  吉利表示,这次品牌转型的最大不同,在于全面体现一个全新的吉利品牌,核心是企业“携手沃尔沃、协同共发展”的战略开始真正发力。看来,吉利的品牌合一不是简单地合并同类项,也不仅是营销体系的重新划分,核心是吉利收购沃尔沃后,“中国投资、欧洲技术、合作双赢”开始实质性体现,是吉利站到国际化层面后,技术体系、产品体系、营销体系的一个全新布局。

  自主品牌汽车长期在低端产品上与国外企业竞争,国内业界是不甘心的。华晨、奇瑞、江淮等都曾向中高端车发动过冲击,然而全都无功而返。今天,中国是全球汽车产销量第一大国,自主品牌在家门口遭遇激烈竞争,向高端化发展,打造中高端产品品牌,已迫在眉睫。中国自主品牌发展到今天,追求把车做到“与合资公司产品同一水平”,不是小打小闹就行了,也不仅是营销层面的调整,而是要毫不犹豫地与合资品牌拼技术,只有与国际先进技术搭建桥梁进行创新,才有向上突破的能力。

  自主品牌汽车,既不能祈求政策庇护,也没有理由抱怨消费者不支持。市场的需求和消费者的期望,才是自主品牌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赛到中场,时间紧迫,自主品牌汽车能否成功战略转型,是对能力和底气的真正考验。(祝惠春)

【编辑:魏巍】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