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能源革命重塑汽车业运营逻辑

2014年06月19日 07:30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近来,新能源汽车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沃尔沃、大众、丰田等全球汽车“大佬”大力布局该领域,在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上掀起新一轮竞争。与此同时,各国政府也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车,这预示着新能源汽车驶入产业化发展的“快车道”。随着汽车行业掀起新能源革命,这场全新的产业变革不仅将改变汽车行业的产品结构,更重要的是带来汽车业发展逻辑的颠覆。

  跳出“工业思维”逻辑

  作为社会发展现代化的标志性产品之一,汽车业的发展不仅成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尺度,同时也在世界经济产业链条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成为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源泉之一。

  从某种程度上讲,汽车的演进或者说是汽车车轮的变革推动着人类的进步,而这背后又代表了其动力系统持续优化的进程。在汽车发展史上,汽车动力系统经历了蒸汽机、内燃机和电动系统的发展时代,从其驱动力和产生的效用来看,前两者可以看做是工业时代的产物,电动系统则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因为它不再单纯发挥“功能”的效用,而是更多地为人们提供智能环保等更高层次的体验需求。

  在工业经济时代,人们需要以更少的成本换取更快的速度和更远的距离,这造就了传统汽车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研发出功率更大、更节油的发动机上。进入体验经济时代,人们对汽车本身的功能性需求已经不可能发生颠覆性变化,因为当前汽车在外观、舒适度、速度等基本指标上已经近乎极致,环保、安全、智能体验如今正成为人们对汽车产品的附加性需求,而这些需求集合而成的便是互联网时代用户对汽车产品迭代体验需求。

  而要构建这种迭代的使用体验,汽车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彻底颠覆工业时代的思维逻辑,将目光转移到创新用户体验上。从目前市场上看,沃尔沃创新推出了汽油版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集纯电动、混动、性能三种驾驶模式于一身,兼顾用户的驾驶乐趣与卓越的环保性能。由此看来,在纯电动车市场和基础设施建设尚未成熟的情况下,此汽车将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最大“助推器”,成为整个行业创新思维的探索的先驱。

  汽车产业生态将被重塑

  与传统汽车产业链相比,新能源汽车打破了由供应商、整车厂和售后服务组成的串联产业链,形成了以用户需求为核心,涵盖整车厂、IT服务供应商、电池、电机、新能源在内的并联生态圈,这些汽车产业资源要素以用户需求为中心重新进行配置,达成最优解决方案。由此,汽车产业正形成新的发展生态。

  事实上,汽车产业的这种产业链发展生态的颠覆集中反映了整个产业的互联网化变革,因为互联网思维的关键就在于开放,而这种开放首先就是要面向用户,以用户为中心进行产品研发和生产,其次则是对其他企业开放,相关企业通过整合产业链相关资源与利益攸关方根据市场需求做出及时调整,从而根据消费者需求研制产品。

  所以说,当前汽车行业最大的变化不是体现在产品上,因为产品是冷冰冰的终端,如果没有在交易环节实现变现就只能是企业的负债,只有将用户真正开放进入产业链环节,整个产业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对汽车产品而言,借助互联网应用,消费者、汽车与行驶环境间可以形成即时通讯,而这种通讯背后带来的就是用户需求的广泛接入,这几乎是此前汽车行业所无法企及的幻想。

  就像当前沃尔沃推出的新能源汽车,通过应用高效的D rive-E“E驱智能科技”以及全新的智能技术,形成了绿色、智能的全新驾驶体验。未来基于智能技术应用,消费者可以获知可行驶里程内的充电站信息,从而更好地规划行程,提前预约充电服务。另外,汽车还可通过智能传感器对上下坡怎么充电、放电进行管理,让人们享受到更绿色环保、安全的驾驶体验。

  在互联网经济席卷全球产业界的背景下,当前汽车产业迎来的发展变革显然将颠覆原有的产业发展逻辑以及发展格局。从汽车产业发展沿革历史看,在经历了从欧洲到美国再到日本的主导权更迭,随着以沃尔沃为代表的中国本土汽车企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有望成为下一个时代的引领者。在新技术、新市场带来新格局的情况下,发展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经之路。

【编辑:吕思言】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