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观致需要说清“我是谁?”

2014年06月30日 09:45 来源:科技日报 参与互动(0)

  在这个网络消费发达的时代,我常常想不通某些女同胞们是如何做到每天甚至每小时都要网购。更无法理解的,是大部分的购买行为,往往并非出于实际的需要。为此我曾询问过,得到的答案尽管五花八门,但基本可以归于一点:东西好,那就买啊。

  她们在回答时,脸上都带着一幅理所当然、干嘛诧异的表情。而我只是更加困惑:东西好,不管说的是价格,还是品质,还是附带的其他优惠,就一定要买吗?换句话说,东西好与购买之间,有因果的逻辑关系吗?

  说到这里,就来到我今天想说的问题:观致车好,消费者就一定会买吗?

  首先要说,因为所涉的商品不同,这个问题会有着不同的答案。女性热衷于网购,多数是因为衣物、化妆品、食品等上网商品,能够在廉价的基础上,满足挑选与占有欲,而一旦上升到汽车之类价格不菲的范畴时,理性往往就会压倒性别的差异。所以这是一个不太恰当的类比。但问题在于,这并不只是我一个人的疑问。

  都说汽车记者是个分裂的职业,因为他需要在懂点内情的行业人与普通消费者的身份之间切换。作为行业媒体,我其实非常看好观致的产品,也尊重奇瑞在自我批判之后做出的这一选择。不夸张地说,仅就制造工艺而言,观致3五门版,即便放在高尔夫甚至尚酷旁边,也丝毫不显黯淡。在整个自主品牌的产品比较中,亦可以排到非常前沿位置。但问题是,如果回归到一名普通消费者,我却可能在深切认同观致的种种优点之后,来上一句:不急,再去其他店看看。

  “其他店”,就是观致当前要解的难题之一:因为有其他店,你已享受不到老东家奇瑞十年前那样的独占;因为其他店的东西同样不差,你也无法像卖方市场时那样不费力气,坐等收钱;而更大的问题则在于,其他店经营多年,口碑坚挺,已达不谈车而卖车的境界,你除了一堆盖着洋印章的“好车”证书之外,再无令人非你不买的理由。

  这就说到了缺少品牌支撑的苦。这一点,观致的渊源——奇瑞看得很清楚,尹同跃的策略看起来也很完美:直接脱离自主品牌凄凄惨惨的品牌环境,用洋零件凭空组建一个中国籍的新面孔,以期实现跨越,再反哺自身。但如今的情况却是,不光消费者搞不清观致的来龙去脉,它自己也吊在了“不上不下,不洋不中”的半空。此前的接触中,观致方面曾不止一次地回避或暗示不要提及与奇瑞的关系,生怕沾了自主的“烂泥”。但我想说的是,事实恰恰相反,就品牌力而言,恐怕是观致够不着奇瑞——即便毁誉参半,即便近况不佳,但从“奇瑞”人们想得到“便宜”、想得到“有车开”,更想得到“中国车”。观致却更像一团雾,除了所有同行都会说甚至说得更滥的“技术”“品质”,人们尚找不到购买带来的精神感受。买回去可能还先要琢磨咋跟朋友介绍:这是保时捷、宝马、法拉利那帮老外造的……奇瑞?

  总之对于观致来说,造出好车只是开始,学会怎么吆喝才是考验,而前提就是尽快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向人们说清“我是谁?”,否则就很容易像偶像剧里举全家之力上了贵族学校的平民女儿,既忌惮自己的贫寒出身被说破,又在上流社会的交往中底气不足,以至于最后都不知该如何介绍自己,落下个虚荣的名声。诚如一位网友评论的那样:这个车只有认清自己就是个国产车的真相,才会卖得好。一副洋人面目和做派,却叫着“打造第一个源自中国享誉世界的汽车品牌”,到底算咋回事?(柯文)

【编辑:魏巍】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