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摆脱驾驶盲区 拒绝阴沟翻船

2014年12月18日 09:01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最近网上又流传着一段让人后怕的视频:在一个地下停车场的出口处,一位行人突发疾病晕倒在路中。结果此时停车场驶出一辆轿车,就当所有人都认为车辆会停下避让的时候,这辆车却不偏不倚的从病人身上碾过。好在经过抢救,病人从车轮下捡回一条命。而肇事司机说起这件事来却是一肚子委屈:从地下停车场开上地面的一刻,因为存在坡度,是看不到前方道路的,偏偏那位病人就晕倒在正前方,唉!

  所以说,明枪易挡,暗箭难防。对于一般有着驾驶经验的车主来说,看得见的桩坎,自然躲得过去。但如果这些凶手躲在驾驶者看不到的地方,那结果就很难预料了,这也正是我们所说的驾驶盲区。当然,作为一个老司机来说,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大多数盲区的威胁是可以被预测并且规避的,尤其随着车辆行驶辅助设备的日益发展,大多数的盲区也无处遁形,像上述的这种倒霉事情也将会越来越少。

  车前方盲区

  有一次试驾活动,几位记者正在对一辆试驾车的车厢内饰进行拍摄,而其中一位记者就随手将摄影包放在了紧挨着车头的地面上。结果,等拍摄完毕,这位记者发现自己的包不见了。几经寻找,却在试驾车的车底被发现。原来当车里的记者在挪动车辆的时候,根本就无法看到车头下方的摄影包,因此体积并不小的摄影包被卷进了车底下。好在照相机已经被拿出,这位记者没有遭遇更大的损失。

  人们更常见的车前侧盲区事故多见于侧面,好比侧方位停车,后轮的位置可以从后视镜中获得,而前轮的位置却只能依赖感觉,这往往会让车辆前轮剐蹭路沿,导致轮毂损伤。

  ☆应对技巧:关于车前侧下方盲区导致的事故一般发生于停车前后,一般只要养成小心停车的习惯就能够避免。比如在侧向停车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把握,可以下车观察,并与路沿保持适当的距离,而在启动车子之前,同样应该绕车观察一周,了解车辆周边的环境。如果能做到上车前的观察,记者此次停车场与路沿的剐蹭也应可以避免。

  车后侧上方盲区

  后侧上方盲区?没错,记者可是亲身体过上方盲区带来的尴尬。记得有一次驾驶着一辆大型MPV,在地下停车场进行倒库时,因为一心通过后视镜观察车辆后方的状况,却忽略了车后上方的车库限高栏杆。好在车速不高,加上限高栏杆只是悬挂于天花板,因此未对车辆造成损伤。但这已经教给记者一个道理:以后倒车可不能只看地面了!也许,对于大卡车、大客车司机来说,观察上方环境早已是职业习惯,但对于普通的小车司机来说,这习惯一下子还真的很难养成。

  ☆应对技巧:无论是在狭窄的地下车库,或是在枝桠密布的户外,倒车的时候我们都不能只专注于地面。高处的障碍物,不仅难以通过后视镜观察,同时就连车载倒车雷达也难以发现,因此我们的建议依旧是,在没把握的情况下请不要偷懒,多下车观察。有条件的话让同伴下车指挥就更好了。

  车后侧下方盲区

  江苏吴江的车主沈某,在路边办好事后准备驾车离开。上车后,沈某观察了后视镜,发现并没有行人,同时倒车雷达也未发出任何警告提示。随后沈某便放心的开始倒车。谁知,倒车的过程中轿车猛烈颠簸了一下,伴随着一声异样的声音,像撞到了什么东西。沈某心知不好便赶忙下车查看,这不看还好,一看吓得沈某脸色苍白,说不出话来。地上有一男童已被自己的车轮碾过,躺在血泊之中。沈某急忙将小孩送到苏州儿童医院进行抢救,但男童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应对技巧:车辆后方的矮桩是很可怕的东西,倒车雷达未必感应得到,而通过后视镜同样无法看到,这就是盲区。如果是矮桩那也就算了,更可怕的地方在于,如果车辆停放在公共路面,车后很可能蹲着一位只顾埋头玩耍的儿童!如果停车的地方人口密集,那么车辆启动前则必须要下车环视四周。

  车两侧盲区

  刚买了新车的陈先生兴冲冲地行驶在马路上,在一个红绿灯前,他与一辆大卡车并排停车。结果绿灯起步没开出多远,旁边的大卡车就蛮横的变线过来,陈先生尽管已经采取了紧急刹车,但无奈卡车变线太急,还是把自己新车的半边车头刮得面目全非。等双方都停下来之后,陈先生异常恼怒地质问卡车司机为什么这样变线,卡车司机却无奈地表示,当时变线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看到陈先生的车辆。陈先生半信半疑地上了卡车,惊讶地发现,如果小车停在卡车驾驶室一侧的位置,通过后视镜还真的看不到!

  ☆应对技巧:对于车辆两侧的盲区,其实对于小型汽车也同样存在,你也许会发现,当侧面车辆行驶到距离自己很近距离的时候,便无法通过后视镜看见它们了。对于这种侧面盲区,最好的解决办法便是谨慎变线。变线前应俯身观察后视镜以尽可能多地观察车辆后部的状况,并且在变线前打灯示意,以便让后方车辆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A、C柱盲区

  刘小姐开车进入小区大门的时候,撞上了左边骑自行车的小孩子,好在速度不快,小孩子只是从自行车上跌落擦破了点皮而已。让刘小姐感到奇怪的是,在撞上自行车前,自己竟然对此毫无察觉。光天化日之下,速度也不快,怎么就会撞上自行车呢?一番研究后,刘小姐发现,原来,爱车粗壮的A柱是事故的元凶。在某个角度下,这条A柱甚至可以完全遮住车外一个大人的身影。

  ☆应对技巧:为了应付越来越严苛的碰撞测试,很多新车不得不采用特别粗壮的车身A柱设计。如此一来,碰撞成绩上去了,但驾驶者的前侧方视野却受到了影响。如果不小心,则很可能如刘小姐一般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故。既然知道前侧方向存在盲区,那么我们在转弯的时候便要格外的小心,没有把握时应该摆头观察A柱后方的情况。同样,某些车粗壮的C柱对于驾驶者的影响就更大了,很容易在倒车的时候影响驾驶者的观察。因此,对于习惯倒车时扭头观察的驾驶者来说,也必须同时注视两侧后视镜进行倒车。

  夜间盲区

  刚拿到驾照没多久的黄女士某天晚上开车出门购物,结果在小区一个没有路灯的拐角,竟然径直爬上了绿化带,导致车辆严重受损,人也受到了惊吓。事后根据黄女士回忆,事发时虽然车灯已开,但由于缺乏路灯照明,因此车辆两侧还是难以观察,结果不小心就碾上了路沿,慌乱之下,还误踩了油门,导致车辆彻底开上了绿化带。

  ☆应对技巧:虽然每一辆车都装备有车灯,但灯光的投射范围始终有局限,比如在黑暗的弯道中,车灯就难以覆盖弯道内侧的位置,这就可能导致车辆与弯道内的物体和人发生磕碰。那么行驶在昏暗的街道,我们该怎么做呢?首先减慢车速,如果发现观察弯道内侧环境还是没把握,可以打开转向灯辅助照明,转向灯不算明亮的灯光在慢速下照亮几米内的环境还是绰绰有余的。当然,为了防止与路边的行人发生擦碰,环境允许的话也可以短促鸣笛以提醒路人。

  (记者 朱钦)

【编辑:魏巍】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