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汽车经销商经营压力山大求补贴

2014年12月29日 10:17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预计未来车市竞争会更加充分。

  岁末的车市,以往原本是车商“举杯庆贺”的月份,却频繁上演了商家因亏损而引发的叫苦。继此前一豪华品牌商家叫苦后获得50亿元补贴,处于同一梯队的另两大豪华品牌,则分别主动砸出20亿元和10亿元补贴国内的经销商。继三大豪华品牌“补贴”之外,商家叫苦的热情再度高涨,一些奢华品牌也加入这一行列。此外,在市场销量巨大的热销品牌一汽丰田的经销商,近日也在网上传出加入申请补贴的行列。

  记者调查发现,佛山经销商同样面临库存积压、亏损严重的现象。尽管不少品牌赢得了巨大的市场份额,但同样难逃亏损。业内人士提醒,4S店的经营链条其实十分脆弱,一部分4S店靠借贷苦苦支撑,车主如涉及订车款或者车款,建议一定要小心谨慎:预付款能少则少,交付整车全款除必须转入公司账户外,还应先查验车辆合格证,交完全款后应迅速完成上牌手续。

  车市:库存高企 亏钱卖车

  近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覆盖全国大部分省份千余家4S店的汽车经销商库存调查结果, 11月份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83,环比上升24%,同比上升33%,经销商库存大幅度增加。11月份,合资、自主、进口品牌库存系数均有不同幅度上升,而且都处于警戒线水平以上。

  记者调查发现,佛山车市库存同样积压严重。某大型经销集团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佛山目前库存量大致在4万~5万辆,为缓解资金压力,亏本售车已成为普遍的现象。该人士透露,今年亏损的商家占比保守估计超过五成,有两成的商家在盈亏线上徘徊。

  据分析,在今年车市中,面包车商家日子最好过,货车经销商日子过得很滋润,但乘用车品牌,则绝大多数处于亏损或者勉强能够维持。某日系品牌负责人坦言,旗下亏得最多的一款MPV车型,单车亏损约为2万元。产能的过剩,店面的增多,市场容量不变,导致了竞争的加剧。

  在车企高压任务的重压下,经销商为完成任务,只能亏钱卖车。“如果今年车企没有新车,全系车型都在亏损现象非常普遍,只能靠售后利润来弥补。如果售后盈利能力差,尤其是一些缺少客源的新店,亏损就是非常正常。”据悉,佛山有一间合资品牌的4S店,在开业三年多的时间里,亏掉了1500万元的启动运营资金。

  近日,更是继续传来关门倒闭和商家监管不严销售人员卷款等事件。数据显示,最近三年间,佛山关门的4S店超过20家,倒闭品牌店涉及自主、合资和进口等多种汽车经营业态。除了关门,车城各门店的股权频繁变更,也将佛山车市经营风险,淋漓尽致地呈现。而本月初,在顺德伦教一间豪车4S店,还上演了一出店长卷款风波,涉及20多位车主,订车款高达200多万元。

  商家:厂家补贴非常必要

  佛山有商家坦言,卖车亏损已成不争的事实,目前捉襟见肘的售后利润,已难以弥补新车销售亏损,不少商家经营4S店正处于苦苦支撑的阶段,希望守得云开见月明。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新店亏损更加普遍,新建店由于没有售后积累,利润来源单一, 如果新车稍微有所压库,就会出现亏损。“厂家补贴对于保住商家亏损,非常必要。”

  预测:未来竞争进一步加剧

  有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品牌逐渐放宽了“跨区销售的门槛”,预计未来的竞争会进一步加剧,车市的竞争,已不仅仅是本地几家经营者的明争暗斗,而是扩大到更广阔的周边市场。在新店不断增多和边界越来越模糊的竞争环境下,车市竞争会更加充分。如果现行的汽车授权模式没有改变,明年上半年就会有大量的单店经销商死去,类似“家电渠道”洗牌的现象,很可能在车市出现。“单店经营模式由于其受到车企新车和商务政策影响更大,其抗风险能力更低。”该人士表示,“集团经营尤其是多品牌的经销商模式,其抗风险能力相对会高,至少可以拆东墙补西墙。”

  提醒:交完全款后尽快上牌

  销售人士提醒,车主在购车时,对款项交易一定要多留个心眼,以避免上当受骗。除了转账严格进入公司账户外,车主在支付订金时,应尽量少付款。一般而言,车主预付订金普遍在数千到1万元不等,要求车主支付高额的订金的店面,一定要小心警惕。除了款项要进入公司账户外,消费者在交全款时,一定要查验车辆的合格证,并在交完全款后,将车辆尽快开往车管所上牌。

  需要提醒的是,车主交全款尽量不要选择周五或者周末的时间进行,建议与销售协商,交完全款后要立马安排上牌,以避免各种不必要的风险。(文/图 记者罗林)

【编辑:魏巍】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