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大数据如何支撑汽车产业未来

2015年04月14日 09:21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


  “大数据最终将支撑起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未来。”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理事长吴忠泽对此毋庸置疑。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机构举办的“2015中国汽车产业数据研究峰会”日前在天津落幕,围绕汽车界风生水起的大数据研究,与会专家和企业界人士畅所欲言,发表了各自的真知灼见。
  车企需要大数据
  如何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认为,传统的汽车行业数据来源不畅、结构单一、应用较浅,无法满足企业的数据需求。而互联网、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普及,正在诸多方面改变着人们的车辆购置和使用习惯,行业必须重视利用“车企大数据”,使传统的汽车数据收集、分析和利用方式发生重大转变,从而推动汽车产业全产业链的变革,为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和竞争优势。
  车企大数据包括客户信息、交易信息、车辆信息、生产信息、采购信息、维修信息、投诉信息等,随着企业信息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新的数据采集技术的使用,这些数据都将逐步得到完善。
  一方面,经销商通过移动互联、后台音频整理、证照识别录入等新技术的使用,实现从消费者“关注”到“消费”整个过程核心行为要素的实时监测,确保消费者入店行为数据的全录入,同时监测车辆4s店维修保养信息,还能通过统计微博、峰会、网页等互联网大数据监测客户行为模式,查看车辆详情及停留时间,洞察客户对车辆的关注点和走势,掌握不同客户的潜在需求及预期,监控产品舆情反馈等。另一方面,车联网将对客户使用车辆的信息进行监测,包括车主行为数据、车况数据、位置数据、驾驶数据等。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随着汽车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汽车产品本身不再是车企的主要盈利点,产品所搭载的定制化服务和用户在使用服务时所产生的行为信息才将是汽车产业链条中的最大盈利因素。
大数据平台需要顶层设计
  大数据的应用从线上出发,能够整合和变革整个汽车行业及市场的终端消费模式。然而,目前汽车行业对大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利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共同探索和构建行业的“数据化大平台”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代表性问题。
  理论上讲,大数据应用在企业运营方面可通过搭建业务运营的关键数据体系,开发可视化的数据产品,监控关键数据的异动,快速发现问题并定位数据异动的原因,辅助运营决策。而应用于客户管理方面,则可以通过建立基于大数据的CRM系统,掌握客户需求动态,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提升保有客户的利润贡献度。
  “但事实上,整个汽车行业大数据缺乏顶层设计。”吴忠泽对中华工商时报记者说,“我们现在从大数据爆发式增长的1.0时代,已经到了创造实际价值为标志的2.0时代。但在大数据开放的同时,我们一方面要考虑如何提升汽车数据资源的综合利用,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如何从法律和行政法规上确保数据安全。”
  而吴忠泽认为,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才是真正从源头上能够有效激励大数据智能化发展进程的动力所在。
  “大数据库”动态呈现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并开始“中国制造2025”规划,在制造业转型目标面前,规模庞大的中国汽车产业也正在经历深刻变化。庞大的数据也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发展方向:即开发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动中国制造由大变强。因此,在数据分析方面,必须要将多渠道、标准不一的客户数据进行整合,建立健全2.0时代的“汽车大数据库”。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认为,建立汽车大数据库主要分为六大块:数据融合、用户识别、全网用户识别、用户标签、用户聚类以及用户细分。数据融合是把分散在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整合在一起,包括生产数据、销售数据、售后数据、互联网数据等;用户识别是通过数据清洗,识别出每个客户的详细信息;全网用户识别是采集客户的网上行为数据,进行全网客户识别,产生360度全方位客户视图;用户标签是将每个客户的特点、爱好、生活习惯,进行细致区分,并以标签化进行用户定义;用户聚类是指根据客户的标签进行分组;而用户细分是对客户完成精准细分,针对目标客户开展一对一精准营销。通过这六步即建成统一、整合、可直接使用的数据库。
  (图)2015北京国际汽保展览会日前在京开幕,博世以“面向未来的汽车维修服务方案”为主题,展示了多项创新的互联化汽车维修技术和产品,涵盖整体车辆检修、四轮定位系统、专用工具管理等以及全面的汽车售后检测维修服务方案。楼晶莹图/文

【编辑:刘博】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