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入门级豪华车价格下探抢占市场 车市竞争愈演愈烈

2015年04月21日 17:03 来源:银川晚报  参与互动()

  随着汽车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各汽车品牌之间的价格战也愈演愈烈。不仅同级别车之间互比价格,就连一向高高在上的豪华车也加入了价格战,放下姿态抢占市场。

  近两年,豪车入门级车型价格不断下探,宝马1系、沃尔沃S40、奥迪A3等品牌,价格都下探到30万元左右。而豪华品牌汽车价格的不断下探,无疑加大了汽车层级之间的竞争。

  A

  花中级车的钱买豪华品牌

  前两年,花20多万元能买到一辆中高级轿车,而如今,不到30万元就能把宝马开回家。这就是目前的豪车市场,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豪车品牌开始将入门级车型价格下探,参与到中高级汽车市场的竞争行列,这无疑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市民李先生发现,以前自己想都不敢想的车型,现在却不再是遥不可及了。“我们计划买一辆30万元左右的车,要在以前也只能看看丰田、广本、大众等中高端品牌,但现在不同了,最近我们在看车的时候发现,奥迪、宝马等豪车品牌的价格竟然有所下降,30万元就可以买一辆宝马了,所以我和家人商量打算看看宝马。”李先生告诉记者。

  在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在同等价格的情况下,有了更多的车型可以作为参考就是好事,而且他们也更愿意选择豪车品牌。

  记者了解到,豪车价格下探更值得关注不仅是价格,还有车型。以前30万元内只有Mini、Smart这些小车,而现在,三厢车有奔驰C级,宝马3系,奥迪A4L;两厢车有宝马1系,奔驰A级、B级,奥迪A1、A3等众多车型加入其中。宁夏奥立升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拓金兰表示:“单从价格上来讲,20多万元就能买到一辆奥迪或宝马等豪华品牌,对于消费者来说是非常划算的,也正是因为豪车价格下探,为我们增加了不少的客户和销量。”

  豪车入侵带给中高级车压力

  向来姿态较高的豪车,突然做出价格跳水举措,让中高级车备感压力。某中高端品牌汽车4S店员工表示:“豪华车品牌入门车型的价格下探令其售价跟大部分中高级车顶配的差距拉近,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以往我们品牌影响力在此刻似乎不再占优势了。特别是从去年开始,豪车品牌的价格下探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分流了一部分中高级车的客户,毕竟豪华品牌的诱惑力是非常大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现在大部分年轻消费者来说,在同等价位的中高级车和豪车之间,他们更倾向于豪车。一些中高级品牌表示,豪华品牌下探确实影响了合资中高级车的销量,但主要影响的是在25~30岁这个年龄段的客户,这些80后、85后购车看重品牌,喜欢动感、年轻的车型。

  作为豪车品牌,宝马、奥迪、奔驰等品牌虽然有着品牌优越感,但是也需要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因此,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价格下探是必要途径。宁夏金润宝汽车4S店销售总监刘佳祯解释:“豪车价格下探其实也是市场需求的趋势使然,豪华品牌能够衍生更多的产品,使得汽车品牌产生良性竞争,受益最大的还是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更高品质的产品体验。”

  其实,降价只是豪车价格下探的其中一种形式,为了满足更多消费者的购车需求,奥迪、宝马等豪车品牌都推出零利率、低首付等诱人的信贷政策和购车优惠方案,迎合了这些欲换购的消费者需求。其中,奥迪更是推出了一年内原值置换奥迪A6L的政策。这一系列政策也让更多的消费者有能力接受豪车的价位。

  C

  中高级车改变思路求突围

  尽管曾经高不可攀的豪华品牌汽车,不断降低自己的入门门槛,无形中挤压了中高级轿车和中级轿车的市场空间,但中高级和中级车也没闲着,都在积极寻求应对方式。一位日系4S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汽车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价格在不断下探,为了稳住市场占有率,各汽车品牌在降价外,也在积极寻求新的竞争方式,比如新旧车型同堂销售,新款车型维持原有层级和价格、老款车型降低价格向下打压。”

  记者了解到,现在市场上的绝大多数中高级车品牌都出现了价格的松动,近万元的大幅度优惠并不罕见。除了降低价格门槛外,中高级车也将提升销量的重点更多地对准年轻消费群体,加大了对入门排量车型的推广力度。

  此外,除了大力推广小排量车型外,各大汽车品牌也在加快推出新车的速度以及加大新车的推广力度,市场中的主流中级车中高级车型几乎每年都会推出新车,而且配置也越来越豪华。

  当然,在中高级车寻求突围的同时,豪车品牌也不只是一味地降价,而是在降价的基础上,提升售后服务,以稳固现有客户,并不断推出各种优惠政策来发展新客户。

  本报记者 黄莹

【编辑:张明燕】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