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撬动合资品牌价格体系 自主高性价比SUV抢市场

2015年04月30日 14:55 来源:国际金融报  参与互动()

  4月初,多个合资品牌接连“官降”事件,其原因之一或许是由于高性价比的自主品牌产品冲击市场所引发的。经历第一季度的“倒春寒”之后,上海大众、长安福特、北京现代、一汽大众等主流合资品牌先后按捺不住,打起了“价格战”。4月17日,上汽乘用车宣布“官降”,成为首个应战的自主品牌。

  不过,有分析认为,上汽乘用车不只是首个应战的自主车企,其实一定程度上也是这场“价格战”的源头。在首个“官降”车企——上海大众宣布降价之前,上汽乘用车名爵品牌首款SUV车型高举“高性价比”大旗上市,不仅性能赶超诸多合资车型,其价格也十分具有竞争力,因此对合资品牌造成了不小的威胁,成为此次降价潮的导火索之一。

  “官降混战”

  4月17日,上汽乘用车正式公布,荣威、MG名爵品牌全系轿车官方指导价有近万元下调,此次涉及的车型有29款,其中荣威950更是直降2万元。由此,上汽乘用车成为首个应战合资车企集体“官降”的自主车企。

  在此之前,国内乘用车市场轿车销售前五名的合资品牌中,有四家车企启动官方促销。国内乘用车市场“领头羊”上海大众打响了“价格战”的第一枪,紧接着长安福特、北京现代、一汽大众纷纷宣布各自的促销手段,或降价免税免息,或提供优惠金融方案。

  业内普遍认为,合资车企纷纷降价源于2015年第一季度车市持续疲软所带来的压力。今年第一季度,轿车市场持续萎靡,轿车销量310.37万辆,同比降低1.4%。

  迫于轿车市场下滑的压力,合资车企纷纷启动春季促销活动,这在情理之中。但是,这次合资车企的价格战也涵盖了途观、翼虎、ix35等不少SUV车型,而数据显示,国内SUV市场持续火热。今年第一季度,SUV车型在华共销售129.22万辆,同比增长48.58%。

  在3月份SUV车型TOP10中,自主品牌SUV占据8个名额,合资品牌SUV仅占两席,而昔日的冠军——上海大众途观销量同比下跌21%。

  可见,随着高性价比的自主品牌SUV的入市,合资品牌SUV车型已经明显感受到了压力。其中,高性能、高性价比的名爵锐腾扮演了重要角色。名爵锐腾3月18日正式上市,其售价为11.97万元至17.97万元。名爵锐腾一经上市就以“高性能、高颜值、高价值”的“三高”优势吸引了广泛关注,“8秒破百”、“百公里油耗仅7.9L”、“百公里制动距离38米”,这些数据不仅“秒杀”了同级主流合资SUV,且以更高性能、更佳配置、更亲民的价格,引发市场热捧。上市不到一个月时间,名爵锐腾就拿出了“订单量7000,成交量5000”的成绩单,并树立了中级SUV的“性价比标杆”。

  上市后仅半个月,锐腾的定价就引发了SUV价格体系的松动,并直接刺激了合资SUV的降价跟进。“神车”途观首先站出来应对,全系最高优惠1万元,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随后引来福特翼虎、现代ix35也纷纷降价,其中福特翼虎可免购置税,按价格计算其最高优惠幅度超过2万元,现代ix35可两年免息,最高优惠1.2万元。可见,名爵锐腾对同级的合资品牌SUV确实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名爵锐腾“突围”

  “性能是第一位的,价格是第二位的,对于未来自主品牌的出路,决胜的根本是产品力。我们的目的就是想告诉消费者,上汽给你的产品是物超所值!我们不会玩虚的,产品力在什么时候都是第一竞争力。”上汽乘用车公司总经理王晓秋表示。

  名爵锐腾之所以能对国内SUV市场造成如此冲击力,是因为有产品力的同时也有价格的优势。只有二者结合,名爵锐腾才能成功从合资品牌SUV中突围。

  锐腾产品力的最佳体现在于它的“8秒芯”——MGE 2.0TGI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发动机+TST6速油冷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资料显示,上汽自主研发的MGE 2.0TGI发动机搭配智能启停系统,可有效节油3.5%,降低碳排放3.5%,兼顾了低排放和高动力,并满足国V排放标准。其最大功率达到162千瓦,最大扭矩同级领先,达350牛·米,时速0至100公里加速时间低于8秒,比肩豪华SUV,同时时速100至0公里刹车距离低于38米,刷新了市场在售SUV“神车”的数据。

  与2.0TGI车型匹配的是TST6速油冷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换挡时间缩短至0.2秒。发动机与变速器的完美匹配,使综合油耗低至百公里7.9升,最大程度满足消费者对强劲动力、精准操控、舒适驾乘和节能环保的需求。

【编辑:张司南】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