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二手车消费纠纷频发 专业信息不对称是导火索
去年年底,有消费者通过二手车电商平台购买了一辆奥迪A6L。半年后,消费者发现其车灯和机舱盖此前有过重新更换的痕迹。于是,该消费者与二手车电商平台就这辆车是否真如此前平台所宣传的“无事故车”发生了争执。消费者认为,汽车发生过碰撞,出过事故就是事故车。但该二手车电商平台方面则表示,这辆车的确发生过前后车夹击的追尾碰撞事故,但更换的是车前灯而非机舱盖,关键是事故中车的主体结构没有损坏,因此在行业内不属于“事故车”。
随着二手车电商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这类消费纠纷也愈发频繁发生。上述事件虽然最终以双方和解告终,但“事故车判定标准”仍是二手车市场普遍存在的争议焦点。
消费者:出过事故的车就是事故车
二手车电商:按国家标准算不上
记者查阅2014年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正式发布的《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提到“判别事故车”时称,按照规定需检查车身左右边车架支柱、纵梁和减震器悬挂等12项内容,判别车辆是否发生过碰撞、火烧,确定车体结构是完好无损或者有事故痕迹。
据了解,该事故车判别部分检测标准非常专业,与市场中消费者的认知有较大出入。采访中,消费者普遍反映,一般都会把出过事故的车认为是事故车,并表示对二手车事故车的国家标准不太了解。这样一来,对事故车的判别在实践过程中就存在较大的争议空间。
就此,有法律专业人士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情权,经营者在消费者选购商品时负有告知义务。由于对事故车的认定,经营者和消费者存在两种不同的认知,在经营者没有承担起告知义务的前提下,出现纠纷应按照一般消费者的理解处理。
尽管法律确实赋予了消费者知情权,但是因为买车闹到法庭上也是许多消费者不愿意碰到的事。因此上述法律专业人士建议,在签订合同时需要对涉及交易车辆的特殊内容如“是否属于事故车”以及“什么是事故车”等进行明确,以保证在发生纠纷时消费者的正当权益能够得到保障。
二手车市场信息不对称
消费者权益难保障
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销售市场,而在这其中,新车的销售仍然在车辆销售中占绝大部分,二手车市场虽然增长迅速,但比例仍然较低。而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二手车销售占到了汽车销售总量的大部分,庞大的二手车市场也成为新车销售的重要基础。
在中国,一提到二手车交易,消费者常常望而却步,一方面二手车较低的价格的确具有吸引力,但另一方面,在二手车交易中,卖方故意隐瞒真实车况、漫天要价等情况时有发生,这就需要消费者具备较强的鉴别能力,以打破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局面。
此前有消费者投诉称,自己购买的宝马7系二手车,公里数显示7万公里,商家称“真实公里数,没动过表”。之后,消费者根据车辆的车架号到4S店查询保养记录时,却发现该车出售前最后一次保养时公里数已显示为17万公里。还有卖车车主反映,自己之前开了三年的大众三厢POLO,以2.7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二手车车商,车商将该车的米其林轮胎更换,并溢价一万元出售给了新的车主。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此前曾表示,由于诚信问题所带来的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等是困扰消费者的主要问题,这也使整个二手车行业蒙上了一层阴影。二手车辆的来源问题、维护保养信息、产权转移信息、车主信息等难以确保真实统一,这严重挫伤了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因此,有专家建议,当信息不对称导致二手车的“市场之手”失灵的时候,通过政府进行干预,可以保证市场基本条件的稳定,消除市场发展道路上的障碍,还可以建立信息化的信用体系,依靠法律、行政等手段规范人们的行为。
二手车电商交易新模式
对卖方约束力有限
近年来二手车电商以交易公开透明、减少中间环节为宣传点,推动二手车市场快速发展。那么,这样的模式是否就能够确保消费者利益了呢?
区别于传统二手车交易流程——先收购二手车检修再统一出售,新模式下二手车电商平台出现了一种以人人车、好车无忧为代表的虚拟寄存模式,即免费提供上门检测车况服务,验车合格后再将信息挂至网站平台。消费者会在平台销售人员的陪同下与卖车车主直接交易,平台只负责检测与鉴定,不参与交易完成前的车况修理。交易之后车辆才参加平台提供的一年质保。在这个过程中,从支付定金到最终完成过户期间,该车辆继续由原车主照常使用。而交付完定金还要再进行二次检测,如果检测出问题,买方希望取消交易,那么买卖双方需要协商。
有市场人士认为,在这种模式中,由于二手车电商平台不直接涉及交易往来,对卖方约束力比较有限。
此外,二手车的商品属性属于不宜退货的特殊商品。因此很多二手车电商平台承诺的多少天内可退实际上是属于自我承诺,不适用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7天无理由退换货,因此平台需要向消费者及时说明情况,例如是否要扣除服务费、过户手续费和折旧费等,否则可能引起虚假宣传等法律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