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杭州出租车配零售货架 每售1件司机可获20%提成

2018年01月19日 09:47 来源:央广网 参与互动 

  杭州出租车安装零售货架 每售一件商品司机可获20%提成

  央广网杭州1月19日消息(记者李佳)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商业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企业挖掘了很多新的消费场景让群众随时可以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可是,在出租车里也能买东西,大家想过吗?最近,杭州的市民们就体验到了。

  杭州的部分出租车装上了车载零售货架,售卖零食、饮料等商品,乘客通过扫描二维码完成购买。对于出租车司机而言,每卖出一件商品有20%的提成,相当于额外增加了一笔收入。

  现在在杭州打车,如果凑巧,还能感受车上即时购物的便利。近日,杭州市出租汽车集团与北京小桔便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式合作,将车载零售货架搭载到杭州的士服务先锋车队的出租车上,售卖矿泉水、牛奶、牛肉棒、坚果等商品。杭州市出租车集团初步统计,截至目前超过一百辆出租车已经完成安装,预计到春节前将超过2000辆。

  杭州出租汽车集团新闻发言人金凯表示,安装车载零售架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司机增加收入,每卖出一件商品,司机将有20%的提成收入即时到账,“网约车对出租车的冲击,使得司机收入大幅度下降,很多人不愿意开出租车。如何留住出租车司机,其中一个最主要的点是增加司机的收入。我们想通过便利店的形式,无形中增加司机的收入。虽然收入不大,但总比没有好。”

  初步统计,20%左右乘客会选择车上购买食物。林小琴是杭州第一批安装车载零售架的出租车司机,她告诉记者,这几天运营下来,大概每天有10名左右乘客会尝试购买,尤其是年轻人比较愿意尝试,“刚开了几分钟,就接到一个客人,他看到车上有小超市可以卖东西,就询问怎么卖,然后我告诉他扫码即可。于是,他买了一个牛肉棒。第一次出来,1.36元提成就到手,很开心、很激动。”

  现在,林小琴每天的提成稳定在十一元左右,她说:“多的时候22元,积少成多,比较开心,能给我们带来一点利润。”

  记者也采访了一些其他出租车司机,有些对车载零售架保持观望态度。

  董师傅表示:“我听他们说,销售率低,买的人比较少,(货架)放车里也碍事,还要折腾,吸引力不够。”

  小桔便利公司表示,他们将为杭州市出租车司机提供更加便捷、周到的服务。北京小桔便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张伟伟介绍:“提货点会小一点,如同小一点的仓库,方便司机就近补货,主要是围绕司机经常要去的修车、洗车等地点,方便停车,也便于司机选择补货地方。”

  对于公众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杭州出租汽车集团表示,小桔便利在杭州具有食品经营许可证,同时他们也会加强对销售食品的检查,确保食品安全。

  金凯指出:“进货都是正规渠道,销售过程中食品可能过期,而且在搬运过程中也可能破损。对此,我们通过两个途径(解决),一是补货的同时,对车上存量食品进行检查,过期的马上下架;二是我们出租集团公司有服务稽查大队,在检查安全服务的同时,也对货物进行检查,确保食品安全问题。”

  记者调查发现:这家“北京小桔便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来头不简单,其背后是之前曾经投过滴滴打车、饿了么、去哪儿等明星企业的金沙江创投朱啸虎,而CEO是朱啸虎钦点的、曾在滴滴担任了3年运营总监的韩振威。

  车载货架在国外并不新鲜,而在国内,来自深圳的GOGO车吧,据称去年年底已服务了近20万乘客。那么,朱啸虎此次试水为何选择在杭州落地?这种新零售模式又有多大的空间?对此,消费问题专家、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认为:“杭州的创业环境相对比较好,民营经济的发展基础比较好,而且融资条件也是民间融资、风险投资,相对比较活跃,因此对于一些电子商务领域的创新发展而言,杭州具备较好基础,促使一些新业态在杭州率先产生。这与杭州当地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这样一种商业模式,如果在全国铺开,市场还是非常大。比如北京就有几万辆出租车,很多大城市出租车都是数以万计,因此这种流动便利店、这种场景,容易构建起来。而在乘车过程当中,消费者的一些购物需求也存在,只要选择比较合适的产品摆放在出租车上,销售概率还是挺大。可能很多人提到出租车空间本来就不大,会不会让消费者的打车体验变得不太好。这有几方面选择,首先货架放在哪里比较合适,其次就是商品数量到底有多少。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品类数量有限,但是商品退货可以频度高一点。通过试错的过程、通过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相关数据的累积,这种商业模式还是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不同于赵萍的乐观,电子商务专家鲁振旺认为,对“出租车”这种消费场景的挖掘走入了误区,“在出租车里铺无人货架,可能会面临非常多的问题。比如补货问题,包括其消费场景也存在问题,即使是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每辆出租车的日运量,也不过是四五十人,而这其中有多少人喝水、多少人吃饼干,与正常消费需求(相比),基本上符合这种需求的量,除了夏天之外,可能不到10%,即一天只能卖几瓶水。一天只能增加几元的收入,与司机开车的收入相比还是太小,所以在消费场景上、补货上、收益机制上,它都不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式。很多商业模式都是探索出来的,可能大家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都在绞尽脑汁地思考,人在哪里,商业模式就在哪里,这还是有进入误区的可能性。”

【编辑:魏巍】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