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的扬帆击浪 广本无碳化方式解读——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环保的扬帆击浪 广本无碳化方式解读
2009年06月11日 16: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6月11日电 在200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新西兰总理克拉克当天呼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携起手来,“戒除”对碳的“不良嗜好”,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低碳经济”,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减缓人类活动对气候造成的不良影响,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时,我们该如何解决?各行各业都在自己的位置上献出一份力量。而在汽车产业,广本昂首走在前面,引领着同行在保护地球的长征上前进。

  本届上海车展,广汽本田提出了“生产过程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目标。即将在生产制造、经营管理、服务渠道等领域采取90多项节能减排措施,实现清洁生产,同时,积极扩大厂区绿化面积,实现环保效益与生产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双向平衡,从而实现"生产过程二氧化碳零排放"。该举一下子引起市场轰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本田“生产过程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目标的提出不是一时凭空而出,而是多年来广本为地球、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所做贡献后,向另一座保护地球的高峰的挑战。

  厂区建设上,作为一个具有深厚社会责任感的汽车企业,广本在建厂之初就已经意识到了能源环境问题,致力于生产经营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在黄埔工厂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污水处理站。随着企业产能的扩容,广本建设的增城第二工厂在设计之初就导入了最先进的环保技术,成为国内首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废水零排放”工厂,成为中国汽车的“绿色”生产标志。

  车型上,本田全系车型都采用了大量同时代最先进的环保技术,不仅能有效改善车内空气质量,而且全车零部件大量采用了可再生材料,整车可回收率高达90%,而且所有车型中,都实现了优秀的燃油经济性,排放均达到了国Ⅳ水平,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另外,广本车型的内饰,也从健康、环保角度考虑,大量减少了对环境有污染的PVC材料、对人体有害的VOC(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充分体现出广汽本田对环境与人的关怀。

  4S店上,为了推进下游销售网络的环保节能建设,广本启动了“绿色特约店”建设。为销售店更换了高效节能灯管,降低销售店的用电量,并且使用太阳能解决住宿员工的开水供应。为了节约用水,销售店还将洗车后的废水经过三级过滤后再重新使用。

  多年来,广汽本田一直以顾客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满足最多数消费需求为目标,致力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社会,从而在感动消费者的同时,创造了中国汽车行业诸多第一。广汽本田将以更加长远的眼光,更加广阔的胸怀,以企业公民身份积极践履社会责任,积极投身社会节能环保事业,证明自己是一个优秀的合格型企业。

  感世界而动

  企业的责任是企业在赚取利益的同时必须主动承担对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如环境保护、公益事业、健康安全、工作时间和劳动报酬等。十年来,广汽本田始终以“成为社会期待存在的企业”为目标,以顾客的信赖和需求为出发点,关注社会环保、节能和公益等事业。

  广本的“绿色战略”并非只是眼光向内,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企业所依存的社会。08年5月,广本联合本田在华企业计划5年时间内在内蒙古兴和县友谊水库投入1000万元植树7000亩,帮助当地改善环境和气候,并为首都北京提供绿色屏障。9月,广本再次在河北省丰宁县启动了“延续梦想、绿色未来”的环保行动,将广本的绿色环保行动推向新的里程。

  2008年12月12日,广汽本田发布全新的企业口号——“感世界而动”,这是广汽本田企业自身、对消费者、对社会、对未来的一种庄重承诺。广本总经理大河原荣次说,消费者的信赖是广汽本田屡创佳绩的最大推动力。“感世界而动”,代表着广汽本田的一种企业发展的姿态和一种人文关怀的情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培养人才尚需悠悠岁月,何况是打造一个世界级品牌的企业?广汽本田在短短十年由一个默默无闻的、不被人看好的小企业迅速成长为行业领跑者,我们相信是与本田全体上下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10年来,广汽本田坚持以世界一流的标准来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除了新车型的导入与世界同步,还有4S特约销售服务模式的与世界同步;除了制造体系、质量管理体系与世界同步,还有整个零配件供应体系、人才培养体系的与世界同步。

  在未来的发展中,广本肯定还将继续导入更多新颖的车型。届时,广汽本田将以品质、性能、配置等方面为切入点,以“Honda”和“理念”两大品牌体系为基础,秉承本田的优异基因,打造属于中国的世界级汽车品牌,以优异的产品品牌和极高的市场美誉度,成功诠释“世界品质,一脉相承”的世界级品牌内涵。

【编辑:陈鑫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