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中国成为汽车大国尚需消除三块短板——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大河报:中国成为汽车大国尚需消除三块短板
2009年05月21日 09:14 来源:大河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受一系列政策刺激影响,一季度我国汽车销量超过美国,居全球第一。有分析认为,依据目前态势发展,2009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几乎没有悬念。(5月17日《国际先驱导报》)

  不错,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带动了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持续繁荣,近几年,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势头强劲,自主品牌也开始崛起。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汽车业的重心,向着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快速迈进。但是,中国要成为真正的汽车大国,尚需消除三块短板。

  第一块短板:行业集中度过低。汽车产业重复建设痼疾难除,产业结构优化一直未见成效,是中国难以成为汽车大国的一个要害问题。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整车企业多达130家,多数厂商年销量不足万辆,而美国、日本的乘用车制造商都不超过15家,汽车巨头的销量都在1000万辆左右。行业集中度偏低,带来三个主要问题:一是规模效益低下,二是产能过剩,三是阻碍创新。中国汽车产业因此缺乏国际竞争力。

  第二块短板:整体竞争力不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产业通过跨国合作,引进了资金、技术、管理和车型,促进了汽车产业的发展。但是,历经20多年发展,这种背负“市场换技术”使命的发展模式弊端日益显现。关键零部件以及整车设计等关键环节,处处受制于海外汽车巨头,特别是发动机、底盘、电子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方面缺乏自主研发能力,汽车产业在品牌知名度、国际竞争力、汽车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远差于欧美、日本。产品基本是在国内销售,增长最快的轿车目前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也不足三成,且大多是中低档车。汽车业普遍存在的技术标准不高、质量不过硬、售后服务网络不健全等问题,正成为中国汽车走出去的障碍。

  第三块短板:汽车文化落后。健全的汽车文化是一个汽车大国的重要标志。与欧美、日韩相比,中国汽车文化存在差距。体现在汽车工业文化上,就是“自主开发、自主品牌”不足,汽车生产的技术、零件和品牌多是别人的。体现在国民汽车时尚文化上,就是盲目克隆发达国家的汽车文化,把汽车视为标志身份的奢侈品,过分追求品牌、排场,较少考虑实用、节能、环保和民族工业保护。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年来,在西方卖不动的SUV和豪华轿车,却在中国畅销的原因。体现在有车族的行车行为上,更是让人诟病:红灯已经亮了,却依然一踩油门冲过去;下雨天满地积水,汽车却一路飞奔不顾泥水溅人;狭窄道上,狂按喇叭,强行超车……杭州“5·7”飙车交通肇事案发生后,接着发生一起近两年有14次违章记录的宝马车与一辆电动自行车相撞、致电动车上一家三口不同程度受伤的事件,更让人们看到中国目前汽车文化的层次低下。而这背后,是汽车产业政策、法制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中国汽车产业的真正优势,是中国人均汽车拥有水平很低,市场潜力巨大。汽车产业结构、汽车研发、核心技术和汽车文化培育方面的短板存在,决定了中国成为汽车大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编辑:王峥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