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成企业牟利手段 与发展汽车工业没多大关系——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合资成企业牟利手段 与发展汽车工业没多大关系
2010年02月11日 11:30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继福特、马自达、沃尔沃、铃木之后,长安即将迎来第五个合资伙伴――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PSA)。记者昨天从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获悉,目前长安与PSA合资谈判进展顺利,春节后有望正式成立长安标致雪铁龙合资公司,并对外公布详细细节。这样,长安将成为PSA继东风汽车之后,在国内设立的第二家合资公司。

  标致雪铁龙和长安合资,应该是延续原来PSA与哈飞的合资进程。以前东风有重组哈飞的意向,而PSA是东风的合资伙伴,所以PSA找哈飞谈合资,也不违背其“在中国只选一个合资伙伴”的承诺,但是后来东风嫌哈飞负担太重,不愿意重组哈飞,哈飞转投长安门下, PSA与哈飞合资的谈判继续下来,自然也就到长安集团。

  哈飞原来也是在走自主开发路线,但自主的道路走得很艰难,自行开发的轿车品牌弱,销售情况一直不太好,也拖了哈飞的发展,所以转而寻求合资。长安重组中航后,当然不会甘心让哈飞、昌河只做微车,发展轿车是必然的,所以对哈飞与PSA的合资当然是乐观其成,二者延续合资谈判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

  现在中国汽车合资和改革开放之初的合资,目的、意义都完全不相同。那时候,中国汽车一无资金,二无技术,所有的只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所以提出“用市场换技术”,初衷还是为了发展自己的汽车产业。但是实践中发现,“换技术”是个慢功夫,不如“换钞票”来得实惠,于是简单地把跨国公司的车型拿到中国直接生产,赚钱快,市场风险还小,于是大家争相引进,争做跨国公司的推销员,把“换技术”的初衷扔进了太平洋。

  不管是否换到了技术,合资之初指导思想上还有那么一点“纯洁的幼稚”,但是现在的合作目标就纯粹是为了市场销量,跨国公司的品牌总比本土品牌好销售。尽管国家一再强调中国汽车企业目标要做强而不是做大,但是企业要想进入国家“支持范围”,前提条件是先要自己的规模做大,成为所谓的“几大几小”。而规模最大的标志是销量,销量增长最快的途径是多建立合资企业,卖跨国公司品牌的车。

  既然大众、丰田、本田都能在中国搞两家合资企业,为什么PSA就不能一手牵两家?既然一汽、上汽、东风都能和多家跨国公司合资,长安也可以和多家公司合资,而且长安也已经有了长安福特、长安铃木、长安马自达三个合资伙伴,“一条牛也是放,一群牛也是放”,再多一个PSA也不改变企业性质。

  对中国汽车产业而言,现在最不缺的就是资金,所有企业都“不差钱”,即使自有资金不足,也有银行主动找上门来送贷款。汽车生产技术更是通用技术,在世界上随便就能卖到,买不到的核心技术,合资外方也不会给,再说自己也有了一定的积累。所以现在企业合资的目标很实际,也很实用,就是冲销量,扩大市场份额,把自己的规模做大,成为国家政策的支持对象。同时,销量大,实现利税多,对当地政府的GDP贡献大,也能讨得所在地政府的欢心,企业领导就能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可谓名利双收。

  不过,把合资产品更多的引入中国市场,强化自己的竞争力,也导致中国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自主品牌生存就越来越艰难,对自主品牌而言,无异于是“借刀杀人”。

  既然大家都在拼命做合资,争相搞引进,就不能指责谁该做,谁不该做。合资企业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只有利益,无所谓对错,合资不合资已经成为企业单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手段,是企业自己战略目标的选择,和发展中国汽车工业没有多大关系。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