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大幅提升 业内预计年中车价将下调——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产能大幅提升 业内预计年中车价将下调
2010年01月13日 09:50 来源:东方今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尽管购置税减半政策已经结束,尽管多款热销车型无法立即提到现车,今年年初消费者购车的热情仍未受阻。记者走访车市了解到,2010年元旦以来,除了个别经销商有价格优惠之外,许多车型只有简单的送礼包优惠,甚至部分车型依旧延续了“加价提车”的好行情。许多经销商表示,元旦期间,虽然没有出现非常火爆的局面,但也算是赢得了一个不错的“销售小黄金周”。

  自主品牌冲击销量

  记者了解到,1月份以来,优惠较大的车型并不多,而这不多的几款车几乎全都是自主品牌。比亚迪F6新财富版官方宣布自1月1日起降价万元。有经销商告诉记者,厂家为了完成2010年80万辆的销售目标,要求作为比亚迪汽车战略车型的F6新财富版承担起更大的销量任务,冲击月销万辆,抢占合资品牌在10万~15万元价格区间的市场份额。

  奇瑞经销商也宣布,购买原价44800元的瑞麒M1,送2.5%车辆购置税和4000元油卡,购买东方之子系列,可优惠2万元,相比以往的优惠,这个幅度还是比较大的。虽然很多人觉得东方之子价格的调整可能是为了给新车让道,但这个降幅还是很具诱惑力。此外,海马经销商也对海马3给出了另送礼品、再降价的优惠政策。

  合资品牌多因货源紧张优惠不多

  为了促销,商家在个别车型上优惠幅度有所加大,消费者在车源相对紧张的情况下,买车看车也更加积极。在本地热销的多款合资车型都因货源紧张而导致优惠不多。

  记者了解到,1月份以来,东风日产、一汽丰田等日系车销售依旧火爆。作为车型最多、市场份额最大的合资汽车品牌,因货源紧张,在年底不但优惠幅度较小,而且经销商似乎也没有往年年底促销的热情。如日产骊威、丰田卡罗拉等热销车型,不但优惠少,而且没有现车可提。商家解释说,热门车市场需求量大,厂家供货有限,因此没有价格优惠也是根据市场需求做出的合理调整。

  新车销售火爆

  除了之前的新君威、科鲁兹等热门车型,经销商采用组合购买精品等方式进行销售之外,新上市的高尔夫6销售情况也非常可观,全系都没现车,即使加价也要等到1个月后才能提车,如果想按原价购买,提车排期已经排到了3月。

  在suv市场,CRV虽然放宽了车源供应,但是目前经销商称有现车但不加价也不优惠,而RAV4要想提车得加价2万元,三菱帕杰罗分文不让;而今年上市的新索兰托也因车源紧张,有的经销商以全系加价出售;最夸张的是广丰汉兰达,提车排期已经到了5月以后。

  尽管这样,元旦以来,这些车型仍然延续着去年年底的热销势头。广汽丰田销售员李小姐告诉记者,她手上就已接到了5份订单。

  今年产能与目标大幅提升

  虽然新年开门大吉,但是谈到2010年的市场预期,多数经销商都比较谨慎。“2009年全国范围内的汽车热销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主要是去年年初时对车市的预判出现了偏差,因而全年生产偏低,这让我们喘了一口气,有了一个宽松的环境,但2010年就不好说了,因为厂家的预期也加大了。”许多经销商表示,厂家因为加大了对2010年车市的预期,产能与销售目标都会大幅度提升,这无疑是既有动力,又增加了不少压力,如果市场能够接受,那就皆大欢喜,市场若不接受,整个汽车行业都会受伤。“去年任务完成得不错,今年厂家还没公布全年目标,所以现在大家都不会有什么大动作,想有降价之类的行情出现,恐怕至少要等到春节之后了。”北京现代河南长江市场部经理张永峰认为,消费税调整后市场的走向目前大家还摸不清楚,都还在观望之中,没人会随意降价。春节后至少厂家在对产能进行调整与提升后,车源紧张的局面肯定可以得到缓解,就算让利与优惠难以估计,起码一些加价提车的现象是可以得到遏制的。

  业内认为今年中期一些车价将下调

  新的购置税优惠政策出台后,明年小型车市场还会不会一直这样紧俏?河南裕华上捷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贾红玲认为,这一热度会持续到今年五六月份。她告诉记者,斯柯达晶锐目前的优惠幅度不会改变,但是由于购置税优惠政策的变化,就等于将优惠幅度缩小到8000元左右,消费者也是看到了这一变化才抓紧在购车。

  河南省汽车行业协会会长蒋贡敏认为:“像2009年那样车市‘井喷’的现象虽然出现的可能性不大,但今年车市在量上仍然会有增长,不过进入五六月之后,由于车市的消费动力减弱,再加上2009年的提前放量,那时车市的热潮可能会有所回落,一些车型价格可能会下调。”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