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车市萧条车企如何过冬?“瘦身行动”暂时应急

2008年11月18日 14:53 来源:长江商报 发表评论

  “金九银十”出现的“热季不热”的现象让许多汽车企业备受打击,“崩盘论”、“过冬论”日渐盛行。但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告诉我们,有低谷必然有高峰,冬天过后是春天。汽车企业在“过冬”的同时,也要对“春天”的到来做好准备。那么,眼下,各车企是如何备战冬天的呢? 

  “瘦身行动”暂时应急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近日,有汽车公司对1000余名劳务工和临时工宣布歇工三个月,发放一定的生活费和5000元不等的补贴。 

  汽车公司的举措可算一个暂时应急之举。而在销量下滑和开工不足的情况下,其他各汽车公司开始主动“瘦身”。早在一个月前,江淮汽车就传出实行“定员定编”的举措控制员工数。10月31日,奇瑞通过公关公司向媒体否认了裁员5000人的传言。不过奇瑞汽车公司新闻发言人金戈波表示,奇瑞汽车对人员进行了优化,公司已经出台措施对干部和员工进行考核,预计将有比例占总人数5%左右的干部和员工被优化。 

  业内人士认为,一些车企“瘦身行动”的背后,实质上是对资金链条紧张的正常反应,“瘦身”虽然是一个无奈的措施,但也不失是一个暂时应急的方法。但长期来看,企业还需要通过增加销量和控制成本来保证正常运转并等待出现转机。 

  降价促销和推新策略 

  与“瘦身行动”相比,一些车企仍旧选择了老方式应对当前车市低迷的状况。一直占据国内销量前三位的汽车企业三巨头一汽大众、上海通用以及上海大众是这种策略坚定者。 

  一汽大众自从下半年伊始的官方降价促销策略之后,有效缓解了库存压力和销售压力。而从现在到未来一段时间内,一汽大众过冬的依靠主要是奥迪、新宝来、捷达三款车型。其中上个月上市的新宝来将是一汽大众最大的希望。 

  上海大众的单车利润看起来要比一汽大众丰厚,因此它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降价促销。另外,新POLO、NMS以及传言中的高尔夫五代等推出,都将成为上海大众的希望。 

  上海通用过冬的策略也不例外。记者从近期推广产品的方法中发现,上海通用有三种过冬策略。一是维持热销车型,如新凯越和乐风这两款车型基本已经撑起了整个上海通用的半边天,也是销量最为稳定的车型,是上海通用的主要利润点和跑量点。二是对冷销车型降价,预计上海通用会着手对君越、景程、乐骋等车型进一步降价,以促进销售态势。三是新车型的投产,不久要上市的全新君威,将改善上海通用的B级车销售状况。 

  提高品质和服务质量 

  日系车近两年在中国大行其道,在当前车市状态中,他们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不过在推新和降价策略用过之后,日系车更多的是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来应对危机——加强与客户的沟通,提高汽车质量和服务质量。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公布的最新一期数据显示,广州丰田的凯美瑞10月份销量达到14167辆,居中高级车第一。不可否认,这其中有凯美瑞降价因素起到的作用,但凯美瑞在营销策略中一直强调品质和服务口碑也起了关键作用。在大部分企业都将扩大市场占有率作为根本目标的时候,广州丰田一直坚持的却是追求“顾客满意度第一”。 

  而广州本田、东风本田、一汽丰田和北京现代等日韩系车型,也一直在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售后服务质量,这种以客户为本的态度和销售方式,成为他们过冬最好的暖装。 

  业内专家也表示,车市增长放缓,正是汽车行业总结和反省的机会。经过了多年的高速发展,汽车保有量的高速增长对产品品质和售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市的竞争也逐步从单纯产品力竞争向产品、品质、服务的综合竞争演变。特别是在车市低迷期,消费者会更加理性,对于厂商提供的价值会更挑剔,这种情况下,汽车厂商更应该在品质和服务方面磨炼“内功”,追求更高的顾客满意度,从而真正赢得消费者。(任爱民)

编辑:赵婕】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