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亚特收购克莱斯勒股权 在华合资走向再掀波澜——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菲亚特收购克莱斯勒股权 在华合资走向再掀波澜
2009年01月22日 10:24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全球汽车业传统秩序正式被打破。昨日,意大利最大汽车生产商菲亚特和美国第三大汽车生产商克莱斯勒宣布结盟。这一事件展现了在经济衰退带来的汽车业生存危机中,全球车商急需抱团取暖,共渡时艰。

  汽车业观察人士还认为,全球汽车业重组大幕已经拉开,原有竞争格局将被打破。而“菲克”联盟日后或将合力谋求在中国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影响国内汽车业格局。

  “菲克”建立全球性战略联盟

  本报记者从克莱斯勒中国公司了解到,菲亚特集团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克莱斯勒有限责任公司及其私有控股股东Cerberus资本管理公司昨日联合宣布,三方已经签署了一项无约束力意向合作协议,共同建立一个全球性的战略联盟。根据结盟协议,菲亚特同意收购克莱斯勒35%的股份,而且还有在未来将持股比例最高增持至55%的选择权。但菲亚特不会向克莱斯勒支付现金,且不承诺未来会向克莱斯勒提供融资。

  双方结盟的核心在于,在小型车领域具有优势的菲亚特将提供生产节能小型汽车的平台,供克莱斯勒在下属工厂中进行生产,弥补克莱斯勒在小型车的劣势。双方将共享分销网络,菲亚特旗下品牌将因此得以重返美国市场,双方也充分优化各自的生产基地布局及全球采购基地。对于都缺钱的克莱斯勒和菲亚特来说,结盟预期还可节省成本30亿至40亿美元。

  克莱斯勒有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这一全球战略联盟是克莱斯勒重振计划中的关键一步,将使克莱斯勒可以在现有的制造基地生产更具竞争力、燃油经济性更好的汽车平台、动力总成以及零部件。而菲亚特集团也将带来其在主要增长市场的分销渠道优势以及潜在的控制成本机会。此外,菲亚特在其过去几年成功实行内部重组,可以为克莱斯勒公司应美国财政部要求而提交的重振计划提供管理服务支持,帮助克莱斯勒继续获得政府救助。

  全球“6+3”汽车格局被打破

  在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全球汽车业正在酝酿大规模重组,“菲克”联盟正是这一波重组潮的开幕。长期关注汽车产业演变的汽车评论人贾新光认为,“菲克”联盟之后,原有全球“6+3”汽车格局已经崩溃。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汽车业形成“6+3”格局,即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丰田、大众、雷诺-日产6家巨型跨国公司,加上相对独立的本田、标致-雪铁龙和宝马3家独立生产商。

  而现在新的汽车业格局正在形成之中。其中,丰田已经超越第一大汽车生产商通用,保时捷控制了大众汽车成为另一股强大势力,奔驰和宝马商谈合作,韩国的现代汽车则谋划成为第五名,中国汽车业地位日益突出。

  贾新光认为,在这一波重组潮中,美国在全球汽车业的老大地位将逐渐没落,亚洲车商成为新的领头羊,而欧洲车商凭借雄厚的实力仍将领军汽车技术研发。

  有证券分析师认为,2009年将出现汽车业的整合大潮。收购、兼并将发生在两种情形中。发达国家的第二梯队整合是抱团取暖。如欧洲的菲亚特集团;其次,新兴国家是为了国际化战略,如为进入欧美等市场做准备,也不排除会进行整合收购。而美国市场还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也将是世界汽车业兼并重组的中心。

  -连线中国市场:“菲克”或将在华合资中共同进退

  毫无疑问,“菲克”联盟日后或将共同进军中国市场。目前克莱斯勒和菲亚特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还很小,但双方正在积极谋求跟国内车企合作或合资。其中,克莱斯勒正在与长城汽车商谈开展广泛的合作,目前双方仍在谈判之中。长城汽车方面昨日未对“菲克”结盟对合资的影响予以答复。

  而菲亚特在去年以进口形式重返中国之后,也积极谋求与奇瑞、广汽等车企开展合作。菲亚特有关负责人此前表示,未来仍将实现与国内车企合资。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底,克莱斯勒曾单方面对外公布,该公司已经终结与奇瑞的合资谈判。那么,在“菲克”结盟后,克莱斯勒是否还将加入到菲亚特与奇瑞合资谈判中?而此前,业内也传出菲亚特欲与广汽合作,展开后者自主品牌建设的消息。今后,克莱斯勒是否将加入到这一谈判中?这成为两大谜团。

  就此,汽车评论人贾新光认为,“菲克”目前的出发点是抱团取暖,主要为各自救生。但如果未来双方结成一个集团,则可能会联合起来和一个中国车企谈判合作或合资。或者双方各与一家国内车企合资,但彼此之间将有协调。总之,联盟之后,克莱斯勒和菲亚特会调整在中国的策略,进而影响到国内汽车业格局。(陈志杰)

【编辑:赵婕
    更多汽车新闻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