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汽车维修:令人放心不下的沉重话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节后汽车维修:令人放心不下的沉重话题
2009年02月01日 13:18 来源:甘肃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几年前,我市市民的代步公具,除了自行车,便是公交车,私家车几乎是一个奢侈的梦想,人们连想都不敢想。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等政策的相继出台,私家车对于我市市民而言,不再是梦想,也不再是新鲜事了,而成为真正的现实。

  有了汽车,自然离不开汽车维修。但是,据记者了解,目前,我市汽车维修业及汽车配件供应等方面存在着良莠不齐、质量没有保证等现象。为此,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配件供应:价格里有陷阱

  去年11月份,花了7万多块钱购买了私家车的小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市的维修市场,到处都有陷阱。尤其在配件供应上,价格没有统一的标准,如果找上熟人的话,相对好一些,不但质量有保证,价钱也相对便宜些。”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我市私家车的逐年增多,汽修行业也渐渐成为一个热门行业,但是,在汽车维修及配件供应方面存在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私家车车主。由于我市目前真正能达到4S标准的维修店较少,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我市汽车维修行业的良性发展。

  在采访中,不少私家车车主反映,汽车维修行业的陷阱,主要表现在配件价格上。1月10日,在秦州区东十里租住房子、跑出租的小田师傅告诉记者,有一次,他的出租车的离合器的拉条坏了,在一家店里要价是270元,而另一家店则是180元,同一个品牌,同一个配件,价格相差如此之大。他有些愤愤不平地说:“像这样的小配件,应该说,差价在十来块钱,就差不多。”

  维修市场:令人放心不下

  据记者调查了解,目前,在我市汽车维修行业,配件市场的“猫腻”主要是以次充好,而在维修市场里,最主要的“手法”是偷梁换柱。

  有不少熟悉行情的车主对记者介绍说,在我市有不少汽车维修店,修车师傅常常利用车主对汽车维修知识的缺失而进行暗箱操作,以次充好。据了解,主要是在收费方面以高品格的价格收取,而实际上用的却是假冒伪劣产品。

  一位姓李的私家车车主对记者无奈地说:“车送到维修点,一般来说,车主不会亲自到跑到店里购买零配件,而是由汽车维修师傅去买。他们具有鉴别产品真伪的能力,所以,有时候以次充好,我们也没有办法。

  一位交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对此表示忧心忡忡:“以我的工作经验讲,我市的一些交通事故,就是由于在汽车维修时上了当而引起的。”据他介绍,汽车配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车的使用寿命和驾驶安全。尤其是刹车系统、转向系统以及照明系统的关键部件,如果使用了以次充好的产品,常常会造成恶性交通事故。

  据公安部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全国因汽车故障造成的安全事故占事故总发生率的10%以上,因此,汽车维修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从业人员更应该慎之又慎。

  想要避免事故,车主千万不要为了贪图偏宜,而去使用和购买一些质差价低的汽车配件,从事汽车维修业的工作人员,也要以车主的安全为宗旨,不要只想以低廉的价格来吸引顾客。

  汽车维修,是一门技术要素极强的技术。据记者了解,正基于此,汽车维修店的经营,不仅要取得工商部门的经营许可证,还要取得行业主管部门核准颁发的技术合格证,两者缺一不可。

  但是,在我市,至今还有一些汽车维修店只拿到了工商部门的经营许可证,却没有技术合格证,但依然正常营业。在记者采访时,部分车主反映说,“有时候,把自己的辛苦钱买来的车开进一家维修店时,心里真是忐忑不安,担心他们的资质和技术力量,到底能不能修好。”

  此外,汽车零配件市场的管理也不尽人意。据了解,工商部门能可以对经营“三无”、假冒、伪劣产品的配件供应商进行处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以对零配件进行技术方面的监督,但是,整个行业的规范经营,则需要更多部门的齐力监管,正因为此,汽配市场伪劣产品的查处一直存在着困难和管理瓶颈。

  消费者要学会自我保护

  面对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汽车维修和配件供应行业,那么,每一个车主到底何去何从,该如何更好地维护自已的车呢?

  经过采访,结合交警、工商等部门的不同看法,他们给出的“处方”如下:

  第一是在维修时尽量挑选厂家正规的特约维修站。虽然这种维修站的费用相对较高,但由于技术水平高,并且拥有专业化的维修设备,相对而言,维修质量有保证。

  第二是选择专业维修店和维修连锁店。

  第三,就是尽可能去找一些有着良好信誉,经营时间长,在车主之间有着较好口碑的维修店,尽量避免到一些快修店进行维修和更换零配件。

【编辑:王峥
    更多汽车新闻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