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中国车业重组切勿以规模为圭臬——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中国证券报:中国车业重组切勿以规模为圭臬
2009年04月03日 10:34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没有规模的中国汽车企业难言强大,但偶像般的美国三大巨头轰然倒下,又让中国车企对发展的方向充满了迷惑。弱市对于现金流充裕的企业来说的确是扩张的好时机,但规模不应成为唯一目标。

  《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再次点了国内几大主要汽车企业的名,以产销量为导向的产业重组大戏眼看即将开演。

  国家在此刻“保增长扩内需”的主旋律下,出台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的有关政策是及时且必要的。

  经过若干年的发展,中国汽车市场终于可以和世界第一的美国一较高下,但中国车企“一盘散沙”的格局仍未改观。放眼国内车坛,2008年,整车生产企业数量约有130家,按企业集团统计也有80家,其中销量排名前十名的企业占据市场83.37%的份额。由此可见,余下的100多家车企的实力相当弱小。而反观美国市场,排名前三的企业市场占有率就达到85%。因此,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国内部分盈利能力差的车企被兼并已属必然。统计显示,中国汽车业上下游加在一起的产值已超过4万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15%。汽车业的振兴对于“保八”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与此同时,国家也有意在行业低潮时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此前屡受地方利益阻挠的兼并重组,以期形成几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汽车集团。

  但我们不希望看到,“有形之手”再次成为兼并重组的唯一主导者。因为,当国有中小车企经营效益不佳之时,政府有天然的冲动,让大企业去“扶危济困”,一方面解决就业等社会难题,另一方面扩充了大企业的规模。但是,这种完全由行政力量主导的兼并重组,只是在形式上实现了“1+1=2”,但在有效调整产品结构,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经营成本,实现规模效益,强化研发实力等方面并不一定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在弱市中,国外车企大都采用压缩开支,收缩资产的方式“越冬”。由于国情不同,中国的企业不可能采用这种方式,但政府主导的强行组合,只能让企业的规模变大,而不是变强。优质的企业反而因此增加了开支,加重了负担,存在被拖垮的可能,到那时,只能找政府来买单。

  市场经济有天然的淘汰落后生产力,实现产业进化的功能。如果强行保留落后产能,那中国汽车业的规模只能是空有“量”而无“质”。

  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目前面临的窘境,已经充分说明了通过大肆收购实现的规模扩张,确实快捷但危险。而中国车企在本身经验不足、实力不强的情况下,再行“逆周期”扩张更是让危险系数提高了几分。毕竟在这个“尚未过去的冬天”,苦练内功,完善高速扩张期忽略的管理流程,要远比增加几十万低效产能更有战略意义。

  毋庸置疑,在现阶段,兼并重组对于解决汽车行业散乱差的局面是十分必要的。经过危机的洗礼,中国车企的竞争力也必将得到提升。不过放眼百年汽车史,每当行业陷入困境时,最先走出来的企业依靠的绝对不是庞大的产能,而是创新的车型。假如仅是“加工厂”的合并,且意义显然不大,但如果通过兼并重组,将有限的研发能力集中在一起进而获得提升,也许才是“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最应达到的目标。

  此外,兼并重组更不能忘记对自主品牌的保护和扶持。中国汽车业振兴的标志不仅要有几家能屹立于世界之巅的汽车企业,还要能创建数个全球知名的品牌。

  尽管在全球化时代,品牌已经跨越了国界,但仍然涉及到产业链分工和利益分配的问题。因此切忌在兼并重组中,形成强势合资品牌对弱势自主品牌的打压。不仅如此,对自主品牌企业更应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方能实现2010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40%的目标。(朱宇)

【编辑:赵婕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