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汽车业或再陷落 底特律效应蔓延至日本——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美国汽车业或再陷落 底特律效应蔓延至日本
2009年04月01日 09:5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更深的恐惧开始蔓延。

  2009年3月31日,在白宫有条件的救助通用与克莱斯勒的消息发布后,对美国汽车的担忧进一步加剧。按照美国联邦政府的要求,这两家底特律的汽车制造商要获得足够的救助资金,必须按照白宫制定的策略。

  对通用汽车而言,它有60天的时间来思考是否申请破产。对克莱斯勒而言,它必须在30天的时间内就与菲亚特的合作有新的结果。如此一来,在大限来临之前,底特律汽车将处于生死未明的境地。

  这极大地刺激了整个汽车世界。在美国,当日道琼斯工业指数应声下跌225点;通用汽车的股价下跌30%,在2.45美元至2.5美元之间波动;福特汽车的股价下跌15%。在日本,日经225股价平均指数下跌了390.89点至8236.08点。在德国,法兰克福DAX指数下跌3.7%。在英国,FTSE 100指数下跌了2.5%。在法国,CAC40指数下跌了3%。

  在汽车世界,有关美国汽车市场会进一步下跌成为主流观点。诸多的分析认为,这可能是世界汽车新一轮下探的开始。由于日本汽车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较高,因此日本的汽车制造商对底特律的情况异常担忧。美国汽车市场的持续萎缩必然会增加日本汽车制造商的出口压力,这样一来,日本汽车只能继续减少产能或者关闭工厂,同时由于日元对美元持续升值,再次增加了日本汽车的困境。这也使得欧洲的汽车制造商进行新的调整,由于东欧等新兴市场出现了巨大的调整,欧洲在汽车制造商只能力保西欧,但欧盟在各经济体的救助政策方面存在分歧,影响了主要汽车制造商的表现。如果事情不能好转,那么这些全球主要市场必将发生新的变化。

  接下来,诸多汽车制造商将公布3月份的营运状况。各种预测鲜有利好的消息出现,在市场没有向好的方向发展之前,它只会走向更坏。据美国媒体预测,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丰田、本田、日产,在美国市场的跌幅都超过40%。其中,通用的表现最为抢眼,与2008年同期相比,它的销量下跌幅码在48%左右。

  综合各方分析,随着美国汽车公布第一季度的状况,日本汽车公布2008财政年的营运细节,美国汽车正在进一步下沉,它或会跌至1970年代的水平。

  或重回1970年代

  当获知奥巴马政府对通用与克莱斯勒的态度后,日本汽车制造商便显得格外担忧。日产汽车的一位高管表示:“健康的美国汽车工业符合各方的利益。”但残酷的现实情况,使得他们产生了更多的焦虑。如果通用与克莱斯勒走上破产的道路,美国大约将有一半的零部件供应商会破产,这会极大的影响日本汽车制造商在美国的生产。同时,整车和零部件供应商的破产,必然带来更多的失业人口,会直接影响消费市场的消费信心。这样的担忧立刻表现在资本市场。当日,丰田、本田、日产的股价分别下跌了3.7%、6.7%、7.7%。

  在这样的情况下,2009年3月的销量继续缩水成为各方一致的观点。丰田CEO渡边捷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3月份会是更为艰难的一个月。按照1月份与2月份的状况,美国汽车市场2009年全年的销量在900万辆左右。丰田希望3月的市场能维持之前的表现。美国汽车市场全年新车销量大致在740万辆。加上二手车交易量,这一市场的总量可望达到880万辆,基本处于1980年代初期的水平。

  糟糕的事情总是难以预计,美国政府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消费者的信心。据美国《汽车消费者》杂志的调查,由于对通用与克莱斯勒能否渡过眼下的难关存在疑问,越来越少的人愿意购买他们的产品,他们担心售后服务以及车辆后续的二手交易价格等方面的问题。

  正是这样的原因,CSM将对美国市场的销量预期由1070万辆下调至970万辆。同时,美国的失业率达到了9.4%的历史高位,这可能会增加消费市场的恐惧。这样一来,美国汽车市场可能会重新回到1970年代初期的水平。

  在美国汽车的历史上,它艰难的随处当在1980年代,那时在经历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后,美国消费者转向追逐小型汽车,这给了以丰田、日产、本田等为代表的日本汽车制造商巨大的商机,越来越多的小型汽车潮水般涌向美国市场,而底特律三大汽车制造商毫无还手之力。这直接导致日美之间爆发了第一次汽车贸易战,并在1990年代才得到些许解决。

  不过,日美汽车贸易战后,日本汽车遵循美国的游戏规则,在当地建立越来越多的生产工厂,更多的雇用美国工人,他们成为这一全球最大市场上成长速度最快的力量。自那之后,底特律三大汽车的市场占有率持续下降,这种情况持续到2008年,日本汽车基本与底特律三大汽车制造商共分美国市场。

  日本汽车在美国的崛起节奏,基本与底特律三大汽车制造商的没落同步。不过,底特律的沉沦并不能完全归咎于日本汽车,其与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斗争的成本一直在增加,巨额的福利使其在单车的成本上要比日本的汽车制造商高出1200美元左右。

  奥巴马政府的救助政策希望底特律能部分的剥离巨额债务,重新回到能与竞争对手同步竞争的轨道上,但要想这一计划彻底生效,美国汽车不得不面临继续下沉的命运。

  扩散的底特律效应

  以日本汽车的状况考量,金融海啸正进一步发挥威力。

  2009年3月24日,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汽车制造商彻底感受到了金融海啸的压力。据日本汽车制造商组织的统计,2009财政年,日本汽车的销量与上年相比将下跌8%至429.7万辆。这是日本汽车近32年以来的新低。在1977年时,日本汽车的总销量为423万辆。这是日本汽车历史第一次面临这样糟糕的状况。有分析认为,这是经济危机彻底冲击日本汽车的开始。

  据本报研究部获得的数字,这也是日本汽车第一次全面出现产能调整,类似于美国汽车在2009年1月份出现的情况。继由美国开始的金融海啸冲击底特律,席卷西欧后,日本汽车制造商作为世界汽车力量的重要一极也出现从未有过的调整。

  日本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丰田汽车集团称,2009年2月份,其在全球的产能缩减了49.6%,至43.42万辆。排除日野和大发品牌,丰田汽车在日本的产能下跌56.4%至20.77万辆。这是它自1986年以来首次面临这样的局面。在此之前,丰田已经发布了亏损预报,这也是它近59年来的第一次。面对这样的状况,丰田将2009年财政年的产能调低至620万辆。

  作为在世界汽车上较小的本田汽车公司,现在也面临新的调整。2009年2月份,其在全球的生产与2008年同期相比下跌42.7%至19.07万辆。在日本本土,其产能下跌48.4%至5.47万辆。自2009年1月至今,本田汽车已经在全球范围进行了产能方面的调整,在日本、美国和西欧其缩减幅度在5万辆左右。至于是否会做出进一步的动作,本田汽车没有说明。

  卡洛斯·戈恩掌舵的日产汽车也处于变化之中。本期,其在世界范围内的产能下跌51.3%至15.69万辆。在日本市场,它受到的打击更大,下跌幅码为68.8%。自业界传奇人物戈恩带领日产实现复兴后,这是它9年来第一次出现亏损。

  日本第四大汽车制造商铃木在全球范围内的产能下降了20%。福特控股的马自达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下跌了54.6%至5.76万辆。这是自1980年代以来,马自达汽车少有的巨大波动。更为重要的是,马自达是继丰田之后,日本的第二大汽车出口商。

  此外,始终处于复兴之中的三菱汽车受到的打击最大,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产能下跌了65%至4.50万辆。

  按照日本汽车制造商组织历年的统计,现在这些汽车制造商的表现难以在其年鉴上找到。美国汽车分析专家托马斯·兰德说,这样的状况说明金融海啸正在发挥毁灭性的作用。由于现在全球范围缺少走出困境的妙招,所以日本汽车的变化还会进一步恶化。

  2009年3月30日,来自日本的消息称,丰田汽车正在缩减在本土雇用工人的数量。现在,这家日本汽车制造商减少了1400个工作岗位。

  随着底特律进入新一轮的调整,世界汽车市场也会进一步裂变。

  2008年:

  10月23日,通用与克莱斯勒销售量下降,开始裁员,关闭工厂。

  10月28日,本田宣告其全年收益将很难达到预期目标。

  12月6日,菲亚特预计只有六成的汽车制造商能渡过危机。

  12月19日,美国白宫公布一项金额为174亿美元的汽车业救助方案。

  12月20日,加拿大向通用和克莱斯勒提供32.8亿美元的紧急贷款。

  2009年:

  1月13日,德国提供15亿欧元的贷款援助。

  1月20日,菲亚特达成持有克莱斯勒35%股权的框架协议。

  2月6日,丰田预计2008财年亏损可能达4500亿日元。

  2月6日,意大利为汽车提供17亿美元贷款。

  2月9日,法国提供超过70亿欧元的资金支持帮助其汽车工业。

  2月13日,西班牙批准40亿欧元的援助。

  2月17日,通用和克莱斯勒向白宫寻求220亿美元的政府贷款。

  2月20日,通用和克莱斯勒向加拿大和安大略政府寻求80亿美元的援助贷款。

  3月29日,通用CEO瓦格纳应白宫要求辞职。(付辉)

【编辑:王峥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