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火车票票面广告首次公开招商 “广告票”可达22亿张

2016年01月10日 08:52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 

火车票票面已预留广告位 摄影/本报记者 王薇

  本报讯(记者 王薇)“松花湖”号、“好想你”号……继火车列车被“冠名”之后,全国铁路在广告推广上又有新动作。2016年全国铁路客票票面广告项目全面启动公开招商,共涉及17个铁路局。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目前车票正面只发布文字类广告,如果招商全部成功,今年预计发售的“广告火车票”将达22亿张。

  17个铁路局公开招商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去年11月和12月,中国铁路建设投资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投)先后发布两次招商公告。

  第一次就南宁、昆明和乌鲁木齐铁路局发售的铁路客票票面广告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商,第二次铁路客票票面广告的公开招商进一步扩大,全国所有的铁路局,除兰州铁路局外,都包含在内。两次共涉及铁路局17个。

  广告火车票一年可达22亿张

  广告招商,其发行量和影响力都是广告主看中的资源,这次铁路也在这方面做足了宣传。招商公告中称,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发展和开通运营线路的不断增多,铁路旅客列车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铁路客票票面广告媒介具有受众规模庞大、传播范围广泛、到达效率高、性价比高、发布数量真实可靠等众多优点。

  火车票的发售数量也相当可观,根据公告,2016年铁路客票计划发售量为,哈尔滨铁路局14000万张、沈阳铁路局21000万张、北京铁路局28000万张、太原铁路局7500万张、呼和浩特铁路局3000万张、郑州铁路局10000万张、武汉铁路局15000万张、西安铁路局7000万张、济南铁路局12000万张、上海铁路局49779万张、南昌铁路局12000万张、广州铁路(集团)公司20000万张、成都铁路局13000万张、昆明铁路局3900万张、乌鲁木齐铁路局2600万张、青藏铁路公司1150万张、南宁铁路局6800万张(第一次公告中发布)。初步计算,17个铁路局的客票总数量超过了22亿张。

  车票正面广告位置早已预留

  在一张长8厘米,宽5厘米的火车票上,广告会印在哪里?是否会挤占原有的票面信息?招商公告里称,铁路客票正面广告位置位于客票正面下方,背面广告位置位于客票背面左侧。

  火车票正面的广告位到底在哪里呢?北青报记者发现,铁路部门早在去年6月就已经在为今年的广告招商做准备了。去年6月,全国铁路启用了新版火车票,对旅客没有多大影响,可最大的变化就是车票正面多出了“买票请到12306,发货请到95306 中国铁路总公司祝您旅途愉快”字样。这也是铁路在车票上第一次出现类似广告的宣传语,这块位置约为“48毫米×8毫米”。据了解,目前,车票正面广告位只能发布文字类广告。

  专家说法

  印制广告不能影响旅客使用车票

  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赵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目前,在铁路货运接连下降的情况下,客运收入的开发显得更为重要,铁路部门开发票面广告价值主要是为了增加收入,弥补不断增加的负债和亏损。

  著名维权律师邱宝昌表示,车票是旅客上车的凭证,凭证里面涵盖了和旅客出行有关的必要信息,现在印刷广告,肯定不是车票必需的。但是,只要经过主管部门的批准,法律上并没有禁止。

  邱宝昌认为,面对发行量可能在20多亿的广告火车票,广告的内容和印制的大小都需要铁路部门的严格把关。如果因为印制广告而影响了旅客获知的出行信息,或者给旅客带来阅读必要信息的不便,就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他还建议可在部分火车票票面上印制公益广告。

  新闻内存

  铁路广告位正在全面开放

  2013年中国铁路总公司正式组建,我国铁路正式走入政企分开的快行线。企业化运作以来,铁路总公司和各地铁路局纷纷推出新政接轨市场化,与铁路有关的“空位”也开始被花花绿绿的广告占据。

  列车“冠名权”开放,普速列车的车厢外皮可以贴上广告,车内的头枕片、液晶屏都可以发布广告;在车站,火车站的液晶屏、座椅、楼层空间也都成了广告的必争之地;如今,广告也将走入旅客手中的小小车票。

  业内人士表示,利用机票、车票、门票等票证开展广告业务,是业内通行做法。铁路企业在保证火车票基本功能的前提下,适当开展广告业务,是符合市场规律的自主经营行为,也是铁路企业加快走向市场的具体体现。但是,广告业务的扩展也要有度,不能影响到旅客的正常使用和乘车感受,无度的放开反而会适得其反。本组文/本报记者 王薇

【编辑:陈明】

>产经频道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