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别用票房来成就所谓的梦想 中国电影被谁绑架?

2016年03月08日 16:43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叶苏浔

  三月份,一直是电影票房相对的淡季,然而今年却杀出了个上映3天就票房突破4亿元的《叶问3》。

  作为一部耳熟能详的功夫巨制,再加上甄子丹、泰森这样吸睛的对垒,按理说,票房好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其夸张的数据却有点令人瞠目结舌。

  笔者注意到,《叶问3》的售票状态确实出现了异常,平日最不受观众待见的场次、位置,反倒成了拥抢的热点。在北京一些影院,出现了《叶问3》早场和午夜场爆满的情况,某些院线前三排座位一抢而空,最佳的中间座位却空空荡荡。同样的状况,在全国多地的影院密集上演。这也难怪近期对于《叶问3》票房严重注水的质疑日嚣尘上。

  电影市场诡谲多变,从来没有万全的买卖,谁能保证电影质量?又有谁能保证电影一定能赚钱,或者退一步,一定能收回成本?然而如今的中国电影市场却能,起码能保证第二件事。

  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右手左手倒出了一堆泡沫。其实,《叶问3》的虚假票房只是水面上的冰山,其真正的问题是票房背后的一连串“资本腾挪术”。

  据媒体报道,早在2014 年3月19日,与《叶问3》项目有关的基金已经开始发售,其后陆陆续续又发行了多支类似基金。众筹、 P2P 或者其他基金方式,说白了就是从投资人手里借钱,而这也就直接导致了上映之前,《叶问3》已经身背多重“债务”。

  《叶问3》票房收益权同时由多家机构参与认购,其中直接参与者包括两家上市公司,以及第三方投资平台。认购的投资方与票房收益权的出让者均与《叶问3》的投拍方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联。

  也就是说,投资方在这些金融机构的助推之下,希望通过该片的高票房推高股价,进而谋求更大的利益。在如此令人垂涎的金钱的诱惑下,票房“异动”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种腾挪术在中国电影市场已经不是孤例。据业内人士透露:近年来,电影票房被推高与资本背后的利益驱动有着密切联系,如果没有庞大的资本和资源是无法操纵票房造假的,不少大卖的电影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左右手资金互倒、票房和股价捆绑的资本游戏。

  有关部门显然已经注意到这种饮鸩止渴的“潜规则”。近日,广电总局电影局紧急下发《关于请电子商务售票机构提供相关文件的通知》,通知表示,自3月4日以来电影市场出现了严重的票房异常波动,为维护电影市场秩序和可持续发展,电影局正对相关情况进行严肃排查;通知要求电子商务售票机构提供与《叶问3》各发行方进行票务合作所签署的有关合同。

  对于中国电影票房的质疑不仅限于国内,国外机构同样给予了关注。伴随着中国电影屡创纪录,《捉妖记》、《港囧》、《美人鱼》等“高”票房电影都曾陷入“造假漩涡”。其中,《捉妖记》的20多亿票房被疑严重注水,导致美国著名票房网Box Office Mojo 撤销该片票房,而且不再更新中国电影数据。

  近年来,世界电影产业正经历触顶转型期,而潜力巨大的中国电影市场无疑聚集了更多关切和注目。与其说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期,不如说我们正在补齐与好莱坞等发达市场相比欠下的“功课”。在中国电影补短板的过程中,没人愿意看到一个非健全的、投机的电影市场,也没有人想看到自己欣赏的电影沦为资本市场上牟利的工具。

  恶之花一旦开放,逐利将变成电影市场唯一的目标,为了这个目的,嗜血成性的资本势必不择手段破坏已有的规则。当参与者缺乏对其起码的敬畏与尊重时,也将会对中国电影行业发展产生难以愈合的伤害。

【编辑:程春雨】

>产经频道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