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电力业产能过剩堪比煤炭 分配发电量仅够电厂“不饿死”

2016年04月01日 07:54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参与互动 

  雨后的太原呈现出蓝天白云,这在以前的山西省是很少见的。不过,在山西省进行环境治理以来,随着多家煤炭企业和水泥企业等重工业污染企业的关停和搬迁后,山西省的环境大为改进。但是,随着越来越多工厂的搬离与停产,山西省的用电量开始萎缩。

  “我们目前的发电机组有一半已经关停,另一半运行的发电机组也只是运行了70%,并未满负荷运行。”《证券日报》记者在太原市漳泽电力进行一线采访时,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在新常态的经济形势下,工厂对于电的需求量在下降,但电厂的扩建却一直没有停过,这使得电力行业也出现了产能过剩,其过剩的程度不亚于煤炭行业。

  2015年用电量增速大幅下降

  事实上,早在2015年,就有业内人士提出电力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同年,在电力消费增长大为放缓,电力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情况下,2015年全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却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国净增发电装机容量1.4亿千瓦,创年度投产规模历史新高,其中风电新增投产超预期、达到历史最大规模。年底发电装机达到15.1亿千瓦,同比增长10.5%。

  与新增发电装机容量创历史最高水平相反的是用电量的增速下降。“以前用电量的同比增长能达到10%以上,而2015年的用电量仅仅实现0.5%的微增。”漳泽电力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说道。

  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数据显示,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555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5%。其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用电量平均增长11.1%;“十二五”前四年用电量平均增长7.3%。2015年用电增速可以说是创1974年以来年度新低。

  此外,记者查阅山西省相关部门官网发现,即使山西省作为一个重工业大省,所需用电量较多,但在经济下滑的今天,其发电量和用电量也开始出现双降。

  对于用电量增速的大幅下降,有业内人士把原因归结于“第二产业用电量的下降,造成了全社会用电量的低速增长”。该业内人士认为,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房地产投资增速持续放缓,导致黑色金属冶炼和建材行业的用电量同比分别下降9.3%和6.7%,两行业用电下降合计下拉全社会用电量增速1.3个百分点,是第二产业用电量下降、全社会用电量低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而从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可见,分产业看,2015年,第二产业用电量4004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4%。

  部分发电机组停运

  “电力行业的产能过剩并不像煤炭行业或钢铁行业有产成品堆积在仓库那样直观,但从公司有一半发电机组停运就可见,电力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漳泽电力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如是表示。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3969小时,同比减少349小时。其中,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3621小时,同比减少48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4329小时,同比减少410小时。

  比较以前被社会冠上“电老虎”别名的电厂来说,现在的电厂仅仅维持着“不饿死”的境地。

  一家发电企业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由于地区用电量是有限的,因此当地电厂并不能实现满负荷发电。“现在电厂发电都是根据相关规划后的电量进行发电,这也就导致电厂有一部分发电机组是处在停运的状态。对于电量的划分,往往是根据电厂的规模进行分配的,仅能保证电厂‘不饿死’的状态。”

  有火电企业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如果用电量再次下降,而电厂项目增多的话,难保火电业务可能出现亏损。

  针对目前的电力行业,有发电企业内部人士称这是电力行业的新常态。事实上,电力行业的产能过剩已经引起业内和政府的重视。

  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去产能和去杠杆:迈过结构调整之槛”分论坛上,中国国电集团公司董事长乔保平表示,进入新常态后,电力行业经营发展环境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首先就是产能过剩。乔保平预计,电力行业产能过剩在20%以上,2016年火电利用小时还要下降300小时。他认为,除了自身约束以外,各主管部门应该统筹要求控制规模。

  电厂仍在竞争扩建

  事实上,对于电力行业来说,业内大多认为应该控制新电厂项目的投资,甚至是叫停。

  从《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要求可见,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天然气比重达到10%以上,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

  根据行业人士分析测算,截至2020年,留给火电机组容量的增长空间约为2亿千瓦。然而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在建、已核准、获路条火电机组合计将近4亿千瓦。由此可见,火电机组项目的建设已经远远超标。

  有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由于国内五大电力集团是的竞争关系,使得各集团都在跑马圈地,这使得目前电力行业即使在已经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却依旧有资金投入建设新电厂项目。

  “五大电力集团谁都不想让步,都在扩建,不然就要被人比下去,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上述业内人士如是说道。

  不过,记者近日发现,五大电力集团也认识到了电力行业应该限制规模。中国国电集团公司董事长乔保平公开表示,“严格控制规模,不能再无序发展,不盲目竞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原党组书记陆启洲也于3月份期间呼吁“要抓紧时间‘控’产能”。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国家能源局下发特急文件,督促各地方政府和企业放缓燃煤火电建设步伐,以应对日益严重的煤电产能过剩局面。此举波及13省份暂缓、15省份缓建,一大批煤电项目将被取消、缓核、缓建。

  首先要取消不具备核准条件的煤电项目,包括2012年及以前纳入规划的未核准煤电项目必须取消。其次鼓励取消其他不具备核准(建设)条件的煤电项目,暂缓核准2017年前(含2017年)的自用煤电项目,涉及13个省份;还有暂缓正在建设的、适当调整建设工期,包括15个省份。

  不过,据上述业内人士分析,从现有已经建成的电厂和正在建的电厂来看,电力行业过剩的情况难以缓解。

  电力行业供给侧改革

  面对电力行业的产能过剩,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能建集团总经理丁焰章在今年3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丁焰章建议,应从五方面积极推进能源电力行业供给侧改革:一是积极化解煤电过剩产能;二是要解决弃水、弃风、弃光问题;三是加快推进电改落地;四是加强能源扶贫;五是提高能源系统整体运行效率。

  在谈到加快推进电改落地时,丁焰章建议,应充分调动各地积极性,完善电力市场机制,实现直接交易,放开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严格管控电网企业输配电价,充分释放降电价、促发展等改革红利。

  漳泽电力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当年,由于煤炭价格的市场化和计划电价不符,所以才会实行煤炭一体化。不过,这样一来煤价上涨,电价也会上涨,而随着电价的上涨,煤价涨的会更高,相反,如果煤价下跌,电价也会下调,煤电联动实行的结果是负反馈。”

  他认为,煤电一体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价市场化,有很大的弊端,因此需要实现电价的真正市场化。

  “由于电价是由发改委给出的计划电价,因此,即使有和煤价进行市场配合的涨价和降价行为,但与市场还是有脱节的。”一位电力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目前,在煤价下降的同时,电厂的电价也相应下调,但是,在电厂下调电价后,用户的电价却并未调低,而这部分利润则被电网公司拿走了。

  据了解,电厂一直承担的责任只有发电,至于发电后的售电业务则与电厂无关,大多由国家电网和南网承担。但是,现在的电厂则要面对电改带来的福利,即电厂直接面对市场进行售电。

  “为了响应电改政策,漳泽电力提前布局,成立了售电公司,准备抢占先机,就等政策出台了。”漳泽电力内部人士如是说。

  此外,就淘汰电力行业过剩产能问题,能源局对外透露的关于“十三五”能源规划中有专门指出解决办法。

  根据能源局的公开说法,“十三五”期间留给煤电的增长空间不超过1.9亿千瓦,但目前在建与核准的装机容量却高达3亿千瓦,远远超过用电需求量。

  另有能源局有关负责人向媒体透露,今后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淘汰过剩产能的力度。不符合能效、环保、安全、质量等要求的火电机组将会被逐步淘汰。其中一个硬性的要求是,30万千瓦以下运行满20年的纯凝机组和运行满25年的抽凝热电机组,必须尽快淘汰。

  “公司已经没有30万千瓦以下的发电机组了。”漳泽电力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道:“小机组需要的煤炭多,工作人员多,与大机组相比成本高出很多。目前,公司正在建设的都是60万千瓦或100万千瓦以上的机组,这样的大机组需要的煤炭少,员工也少,成本节约不少。”

  相对于政策对于火电项目的诸多限制,从目前媒体获得的“十三五”能源规划讨论相关内容来看,政策更倾向于新能源以及清洁能源。

  面对政策的倾斜,有火电企业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要跟党走”。其认为,未来的新能源以及清洁能源还会出台有利的政策,企业将针对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进行投资,以此下调火电业务在公司主营业务中的比例。同样相中新能源业务的也包括漳泽电力。

  不过,上述漳泽电力内部人士对于新能源的发展抱有一定的担忧。其表示:“由于新能源的发电需要看天吃饭,发电不稳定,因此,新能源发电也被称为垃圾电,往往会被放弃不用而浪费了。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新能源的发展将会受限。”

  他认为,要想大力推广新能源,关键是先发展储能设备。“只有将这些电提前储备起来,才能保证持续供电。这样就不会出现今天有电明天没电的情况了。”

  据该人士介绍,由于政府还没有出台关于储能的相关政策,因此,公司并没有对此进行投资。“公司目前只是针对储能项目进行了技术储备,至于投资生产则需要看有没有政策出台了。”

【编辑:魏巍】

>产经频道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