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兴铸管陶群南:企业蓬勃发展需要解放思想 持续创新

2017年03月13日 10: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3月13日电 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根基,大力推进实体经济领域的发展有利于构建健康稳定的经济环境。冶金铸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柱行业,其转型升级尤其引人关注。日前,新兴铸管股份公司(以下简称“新兴铸管”)的全国人大代表陶群南以新兴铸管为例,强调在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者蓬勃发展,必要要坚持解放思想,进行持续创新。

  企业在逆境中实现跨越发展  得益于管理与科技的创新

  2016年,面对市场环境的复杂变化,新兴铸管在中国钢铁企业综合竞争力评级榜单中被评为A+级,挺进国内钢企竞争力最强阵容。企业在行业逆境中实现跨越式发展,陶群南表示,这主要得益于企业管理与科技的创新。

  陶群南介绍说,新兴铸管一方面以管理创新为手段,强化对标挖潜,推进提质增效;另一方面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精准把握科技制高点,助推产品转型升级,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了公司产品行业地位和话语权。

  在管理上,新兴铸管为克服企业惰性,增强市场竞争力,在所属武安、芜湖、新疆、邯郸、黄石等工业区同工序之间推进了“裸对标”与“双超越”。“裸对标”,就是抓住行业的经营共性,建立起了适应钢铁企业的经营管理评价标准,形成了各工业区之间争先恐后、比学赶超的竞合态势。“双超越”分为成本超越与售价超越,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

  在科技研发上,与市场需求实现无缝对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陶群南表示,加快形成以技术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研发生产体系,才能从“汗水型经营”走向“智慧型经营”,企业才能最终立于不败之地。为此,新兴铸管有效整合各种创新平台资源,集聚和激活创新要素,降低企业创新活动成本,充分发挥创新平台的集约效应,并且健全创新收益激励分配机制,激发科技工作者持久的创新动力。

  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战略背景下,传统工业制造业面临着深度转型的需求。“像我们这样拥有多年经营历史的传统制造型企业,只有端起创新这个‘金饭碗’,以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三轮驱动为手段,培育发展新引擎、新动力,新效能,才能不会被饿死。”陶群南强调,“企业要发展需要排除干扰,矢志不移促进发展。事实已经证明:排除干扰、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矢志不移促进发展,才能牢牢地把企业的前途与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创造出辉煌的业绩。”

  在“走出去”战略上持续加码  海外市场开拓成果显著

  二十多年来长期从事基层技术工作的陶群南,见证了新兴铸管不断抢抓机遇、不断自我革命、不断技术创新、不断结构调整的发展创业史。目前,新兴铸管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离心球墨铸铁管供应商,跻身世界三强铸管企业,产品远销120个国家,高高擎起了民族铸管工业的大旗。

  新时期,新兴铸管以推动“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中实现国际布局为导向,不断完善在国内、国际市场的产业布局。其在“走出去”战略上持续加力,海外市场开拓成果卓著。

  陶群南透露,新兴铸管充分利用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区位优势,立足300万吨的钢铁铸管存量产能,完善和优化研发、生产、贸易和营销体系,向中亚、西亚和俄罗斯地区全面辐射,形成沿路一体化、产业一条龙的能源资源整合链条。其不仅在哈萨克斯坦铺设球墨铸铁管道150多公里,还根据沙特阿拉伯水务建设需求,在沙特延布工业城与当地水务技术公司合资建设15万吨离心球墨铸铁管生产线。而中地海外建设集团采购的10万吨新兴铸管,将应用于埃塞俄比亚到吉布提跨境输水项目中,助力非洲水务项目建设。“以上所有实施这些‘走出去’战略的举措为我们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进一步扩大了铸管产品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陶群南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8月新兴铸管印尼镍铁项目正式开工建设,经过近400天的艰苦奋战,终于在2016年国庆期间成功生产首炉镍铁,再一次让世人见证了“新兴速度”、“中国速度”。该项目在目前国内高品位镍铁短缺的形势下,既为国内不锈钢生产企业提供了优质原料,也将给企业带来良好的效益。分析人士认为,该项目不仅全面验证了新兴铸管集成、高效的海外项目运作能力,更展现了新兴铸管与海外属地人民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优秀企业形象。

【编辑:陈海峰】

>产经频道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