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大戏上演:保千里打令VR手机如何搅动手机市场“血海”?

2017年08月25日 14: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8月25日电  全球普及率已近八成,无论厂商是否愿意承认,智能手机在当前的产品形态下,红利期已过。而无论是部分老牌厂商的衰颓,还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些互联网品牌突然崩盘,抑或某些产业链企业的落寞,都代表手机行业的局面依旧如同2015年某位搅局人士的判断——“血海”一片。

  历时10个月,8月22日,保千里打令智能正式发布了打令VR手机2代新品V10S、V11S。在钉科技看来,主推VR全景拍摄,作为行业新兵的打令手机要如何搅动早成“血海”的手机市场,有自己的方法论,有创新,也有对市场趋势的判断和顺应。

打令VR手机2代发布

  首先是产品标签化。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度逐步提高,厂商试图突破产品的同质,在差异化上作文章。钉科技注意到,手机产品在2016年逐渐呈现出明显的“标签化”趋势。领先行业的品牌和产品,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标签,而这些标签,大多集中体现为手机的某一项具体功能,比如:华为的双摄拍照,vivo的柔光自拍,金立的超长续航,OPPO的通话时长,三星的曲屏交互与机身防水,Moto的模块组装,360的信息安全等等。

  从2017年的趋势可以看出,有更多的产品试图通过拍照功能的升级带来新意,打令同样是在拍照方面下功夫,不同之处在于,打令通过软硬件结合,直接将VR全景拍摄技术融合进拍照功能,在拍摄方面将二维升至三维,在一众智能机中树立了相当有差异化的标签。

打令VR手机V10S

  其次是靠技术驱动。

  消费者根据这些标签选择产品,更多选择的是某一种独特的使用体验。消费者对标签的选择,表面看是对产品功能等的选择,本质上其实是对其背后技术的选择。在钉科技看来,标签化,归根结底,反映的是厂商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与之相对应的是,在各种渠道,尽管“泛滥”的千元机依然“畅销”,但排在销售榜头部的,都是在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的产品。

  打令VR手机,可以说在技术方面天然有着独特的基因,直接表现为全景拍摄技术与智能手机的结合,其背后则包含更多细节。例如,在硬件方面,VR全景镜头模组作为打令VR手机的核心技术,也是保千里打令智能的独门绝技。保千里自主研发具有专利技术超薄VR全景镜头模组,采用全球首创的一体化单颗双目背靠背曲折二合一镜头设计,包含两个结构相同的成像系统,每个成像系统由一个200度超广角镜头和成像传感器构成,融入独家专利的90度曲折双光路光学系统技术,使两个镜头的光轴一致,完美实现了水平、垂直360度全景视角,具有镜头体积小、重量轻的技术优势,满足手机超薄、超轻一体化结构需求。

  打令VR手机搭载了四个摄像头,除去VR全景镜头模组采用前后双镜头设计,还有前后各一的两个平面拍摄用的摄像头。VR手机拥有平面拍摄和VR全景拍摄两个独立的成像系统,通过保千里首创的视像集成方案,用户可在平面拍摄功能与VR全景拍摄功能中间进行快速切换,满足两种拍摄需求。

打令VR手机V11S

  再次是突出设计感。

  整体上树立独特标签的同时,用户也希望产品能告别“千机一面”的外观设计,随着产品的丰富,手机市场早已进入“看脸时代”。厂商也希望如果去掉logo,消费者还能一眼分辨出自家的产品。因此才有了背部环形闪光灯,有了弯曲的机身样式,有了或者出现在背部或者出现在上端的辅助屏等等。

  搭载VR全景镜头模组,自然形成顶部的“大眼”,让打令VR手机的外观即便不需要可以设计,也呈现出了与现有产品的不同。机身背面采用曲面背壳设计,模组鱼眼镜头、后置平面拍摄镜头和指纹识别模块机均沿中线分布,体现出对称感。

  最后是走高端路线。

  手机市场的缓慢增势和全球超过八成的智能手机普及率,表明由功能机向智能机的“换机潮”进入尾声。以低价为主要特征的“性价比”概念,似乎也正在淡出历史舞台。钉科技注意到,与此同时,主流厂商纷纷通过产品的整体升级提高溢价能力,试图突破增长瓶颈,手机的中高端市场,规模逐步扩大,新的“性价比”概念正在重塑。

  打令VR手机,便是直接从高端市场发力。客群方面,打令VR手机定位在精英潮流时尚人士。价位方面,打令VR手机也是直接定位在5000元左右价格段,在现阶段跳过了多数手机产品所处的3000元及以下段位。打令的定价有自身的逻辑,毕竟,在价格段地位竞争未必能从小米等手中分得足够市场,同时不能体现与VR融合的价值,另外,短期内,打令VR手机也需要塑造品牌形象。

【编辑:段红彪】

>产经频道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