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精耕细作+智能转型 B2B电商全面进入长跑期

2017年08月30日 14: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精耕细作+智能转型B2B电商全面进入长跑期

  中新网8月30日电 走过2015年的跑马圈地与2016年的爆发式发展,如今的B2B电商正日益回归到业务核心,不断沉淀,追求更长远发展。基于此,即将于9月8日举办的2017中国(常州)电子商务应用发展年会,将B2B电商的未来态势归纳为“长跑”。长跑,意味着更长远坚定的目标与更扎实沉淀的内功,事实正是如此——创业者、资本与电商从业者不断将视野越来越多的放在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供应链变革之上,同时走向专业化、品质化、全程化、透明化的精耕细作之路。B2B电商全面进入长跑期。

  力促智能化供应链变革 B2B电商迎来服务价值最大化的3.0时代

  当人口红利与低劳动力成本带来的出口优势日渐削弱,国家政策大力推行以及资本不断涌入,B2B电商迎来发展高峰。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电商市场细分行业结构中,B2B电商合计占比超过72%;2016年中国中小企业B2B平台服务营收规模为235.9亿元,同比增长17.1%,整体而言营收规模稳步增长。这表明,B2B正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真正突破点与未来发展主体。

  如今,B2B在经历了1.0时代的信息展示阶段,2.0时代的撮合交易阶段之后,终于在大数据与云计算等新技术的不断落地中,迎来了力促智能化供应链变革,将服务价值最大化的3.0时代。

  新的经济形势正促使企业采取更加细化的分工与更加开放的合作,以此来提升资深市场竞争力。由此,灵活高效的把控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动以及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成为企业,尤其是占全国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说传统供应链更偏重于企业内部联系,且成本高、效率低,那么B2B电商模式则有效弥补其不足,从企业内部延伸至更广泛的外延关系,将产业上下游企业、物流方、零售商以及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深度垂直整合,从而使企业降低交易成本、缩短订货周期、提升信息管理和决策水平,实现服务价值的最大化,最终全面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显然,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日益成熟,必将使B2B电商的智能化供应链改造之路变得更加高速与高效。与此相对应,互联网汽车、智能家居、智能硬件等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新兴产业,也必将成为B2B电商最具发展优势与潜力的领域。

  值得关注的是,当市场竞争越来越从单一客户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广大中小企业对于融资、资金运作效率以及由此带来的更多附加值的需求日益迫切。由此,供应链金融,成为B2B电商3.0时代最大的利器。

  精耕细作的长跑式发展成为B2B未来长期态势

  纵观近年来B2B发展态势,可以肯定的是,综合性B2B巨头将很难再出现,而以精耕细作为主打的垂直细分类B2B电商将成未来主流。

  一方面,诸多传统行业巨头正在不断向互联网化转型的过程中,变身为B2B共享平台,为我国重点行业与特色产业不断赋予新动能。比如海尔近年来不断通过其跨境小家电B2B平台为众多中小微企业提供财务、人力等信息化服务;海信的B2B板块则已成为其最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

  另一方面,B2B电商在钢铁、快消、农业、服纺、MRO、汽车、建材、印刷等垂直行业持续火爆或日益崛起。这些垂直类平台通过聚焦优势品类,专注特色服务,不断形成专业壁垒。比如,B2B大型钢材现货交易平台钢银电商旨在打造集现货交易、在线融资、支付结算、仓储物流等配套服务于一体的“无缝交易平台”,已成为行业领军企业;化工业B2B电商平台化塑汇则致力于打通化塑全产业链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交易闭环,构造化塑行业全产业链新生态系统,不断引领化塑行业发展。

  未来,精耕细作的长跑式发展势必成为新型B2B电商的主流趋势与机遇,在此期间,更加专业化、品质化、金融化、透明化的差异化优势将成为他们最大的竞争砝码。

  据了解,针对前文提到的诸多热门话题,2017中国(常州)电子商务应用发展年会将邀请亚马逊、阿里巴巴等知名B2B巨头平台,钢银电商、网易七鱼、卖好车、化塑汇等垂直类电商平台,以及SaaS服务平台、银行、金融服务平台、创投公司等知名企业代表,为大众带来最前沿、最犀利、最实用的干货分享,打造一场B2B电商的饕餮盛宴。

【编辑:于晓】

>产经频道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