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龙泉:借力保险科技解决发展痛点 打造核心竞争力

2017年11月24日 11:13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龙泉:借力保险科技 解决发展痛点 打造核心竞争力

   11月22日,由新浪网、《保险赢家》杂志社联合主办的“金麒麟暨2017保险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主题为“金融科技浪潮下,未来保险之路何在?”

   国泰产险总经理龙泉表示,科技引入保险行业的话题,从去年的颠覆变成今年的融合是非常有价值的进步,面对金融科技时代的到来,保险业应当积极主动运用科技成果,解决行业痛点,驱动行业的转型发展,提升行业的效能。

   而国泰产险将紧跟这一潮流,充分借力InsurTech(保险科技),抓住行业增长的新机遇,提升公司的基础能力,实现业务创新和组织转型,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

   深挖保险需求增强行业认知

   “无论是移动互联、人工智能,还是大数据、区块链,这些科技的发展,对于保险行业都是一种驱动,运用空间广阔,蕴藏着发展的机遇。”

   龙泉认为,这种机遇首当其冲的就是对于保险需求的把握和深入分析。周围的人是否需要保险,需要的是哪一类的保险?看似简单的发问,事实上关乎着保险公司的发展方向。这其中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消费者是否知道他们应该购买什么样的保险,另一个是保险公司是否有能力设计出消费者需要的产品。

   这两个问题都需要大量行业数据的积累和分析,然而各家公司往往各自为政,很难打破公司壁垒去精确定位客户需求,设计出贴合客户需要的产品来。

   幸而,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兴起,打破了这种壁垒,为保险行业实现“量身定制”提供了可能。在车险方面,蚂蚁金服推出了“车险分”,正是瞄准了传统保险的痛点,把高大上的科学变成了接地气的技术,国泰产险在此基础上,针对家用车业务,引入车险分技术,调整定价折扣系数,优化定价方案,选择优质客户承接,改善业务品质,深入挖掘客户的需求点,并运用最新的科技手段将这种需求落地为具体的产品。

   提升用户体验打造核心竞争力

   面对保险市场的激烈竞争,龙泉清醒地认识到,目前阶段,市场份额、保费规模和利润率不是核心发展目标。

   龙泉坦诚,速成并不是国泰产险要走的发展之路,如何将已经成型或不断发展的科技手段运用到自身的业务发展上,提升用户体验,打造良好的品牌,才是公司发展的根本。

   龙泉表示,在这方面,国泰产险已经进行了不少有益的尝试。此前,国泰产险引入智能客服,日前有一位国泰产险的客户来电申报理赔,在产生理赔异议后智能机器人将电话转接到人工客服。人工客服基于大数据的风险识别工具,判定客户符合理赔条件,直接赔款。从人工接听到赔款到账,整个过程只用了62秒。不仅精简成本,更大大提升了消费者的体验,公司的品牌和口碑也随之建立。

   加强人才融合科技打造未来

   除了智能客服,车险分、定损宝应用也成为了国泰产险业务开展的有力驱动。这三项最新的科技成为三驾马车。从前端产品,到后期理赔;从业务拓展,到服务保障,保险科技成为国泰产险经营中的最大亮点。

   以定损宝为例,这是2017年蚂蚁金服向保险行业全面开放的一款技术产品。利用AI模拟车险定损环节中的人工作业流程,帮助保险公司实现简单高效的自动定损。在传统的理赔中,保险公司收到事故照片后,需要核赔,核价,最快需要半小时后才能确定理赔金额。而定损宝的诞生,用AI充当定损员的眼睛和大脑,通过算法识别事故照片,与保险公司连接后,几秒内就能给出准确的定损结果,包括受损部件、维修方案及维修价格,从根本上提升了客服的服务体验。

   龙泉表示,目前国泰产险正在积极深入运用这项技术,已完成系统对接和相关测试工作,未来不断积累使用经验,为后续正式上线后的顺利应用打好基础。

   论及保险科技带来的挑战,龙泉认为首先是人才融合,其次是创新成本。传统保险公司的人员构成中,占比最大的无疑是销售人员和保险专业人才,然而科技时代的到来,技术人才,尤其是互联网技术人员的需求将逐渐提升。如何实现人才融合,创造出“1+1>2”的效果,是科技引入保险业需要面对的课题。

   至于创新成本,“取决于在这条路上面,允许你走多远的问题。”同时龙泉认为,在金融科技浪潮下,创新必然是大势所趋。

   他表示,在新一轮的科技大潮下,国泰产险公司管理层所率领的传统保险与科技互联网结合的团队,将积极探索创新、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大胆开拓新市场,将保险打造为真正的国民服务,满足用户小额碎片化的保障需求,也找到属于国泰产险发展的长久之道。

  

【编辑:高辰】

>产经频道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