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海市教委与好未来战略合作 共推教育信息化2.0建设

2018年08月07日 16: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8月7日电 8月7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上海市教委”)与好未来宣布围绕“教育信息化2.0建设”进行长期战略合作。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永智与好未来创始人兼CEO张邦鑫代表双方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推动教育信息化坚持“育人为本”、探索未来教师人技协同教育模式等方面展开合作,以信息化助推上海教育现代化率先实现。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永智(左)与好未来创始人兼CEO张邦鑫(右)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永智(左)与好未来创始人兼CEO张邦鑫(右)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签约会上,李永智强调,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引擎和特征,教育信息化2.0是对信息技术重塑新时代教育理念、体系和内容的高度概括。教育信息化必须坚持“育人为本”、“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的原则,发掘学生潜质、激发学生兴趣,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引领学生在其最有天资、最有兴趣、相对最有益于社会的领域成就个人最大价值。

  张邦鑫在签约会上发表“重新定义好未来”主题演讲,明确好未来已转型为以智慧教育和开放平台为主体的科技教育公司,并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积极响应国家、政府号召,服务教育行业,助力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创新发展。

  积极响应国家政策 以信息化助力教育现代化发展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各项教育政策,鼓励教育信息化蓬勃发展,强调提高教育开放水平,积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也着重强调深化构建全社会参与的推进机制。上海市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在国际上居于前列,在国内始终保持领先位置。作为教育信息化“高地”,上海市积极联动多方力量进行教育综合改革。

  李永智认为,教育信息化2.0,首先强调的是与之前教育信息化的不同,体现的是对革命性变化的期待。教育信息化2.0的本质是要推动教育发生质变。当前以学校为主体的教育体系,是300年前随着西方工业社会的发展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实现教育信息化,就是要在信息时代建立适应信息社会的教育新理念、体系、内容,根据信息社会的要求进行一次教育重构,需要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变革,在新理念指导下进行一场全面性的教育革命。

  随着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教育企业在“科技+教育”领域展开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其较为成熟的信息化产品和经验,为教育协同发展带来新动力。“智慧教育和未来学校是好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我们和上海教委的合作目标,在于共同研究建构信息化基础上的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课堂和学校,力争把上海市打造成全国领先的‘科技驱动+智慧教育+个性化教育’示范区。”好未来创始人兼CEO张邦鑫如是说道。

  好未来创始人兼CEO张邦鑫发表“重新定义好未来”主题演讲
好未来创始人兼CEO张邦鑫发表“重新定义好未来”主题演讲

  持续探索智慧教育 推动教育协同发展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各学校正在开展数字校园建设。

  近年来,以好未来为代表的社会力量,在智慧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据公开资料显示,好未来每年投入十几亿元用于互联网、人工智能和脑科学等领域的科技研发。现有内容和技术研发团队约4000人,未来三年会到1万人。“好未来将与上海市教委一道,促进上海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快速提升,促进上海教育管理决策、学校治理和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全面构建‘互联网+’、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和智慧城市下的智慧教育新生态。”好未来智慧教育总裁于莉表示。

  协助并解决教育体系在教学教研上的切实需求,已成为好未来近年探索的重要方向。好未来已分别与江苏镇江、雄安新区、河南嵩县等地区政府展开智慧教育合作,将特色课程资源、教学资源及教学教研服务与好未来教学应用相结合,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探索案例。

  本次签约,体现出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力量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上的共同努力,也是推动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助力教育融合发展的创新尝试。好未来积极投入智慧教育和开放平台建设,是响应国家、政策的必然要求,也是其推进网络精准扶智,助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切实行动。在未来,好未来表示将进一步秉持“用科技推动教育进步”的使命,争取成为教育均衡发展的“助推器”。

>产经频道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