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京东物流招股书:一线员工超24万,积极抗疫获广泛认可

京东物流招股书:一线员工超24万,积极抗疫获广泛认可

2021年02月17日 09:26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中新网2月17日电 2月16日,京东物流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申请。招股文件显示,京东物流是中国领先的技术驱动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及物流服务商,截至2020年,京东物流共有员工超过25万,其中仓储、快递、客服等一线员工超过24万。

  多年来,一份份心意、一个个包裹,翻山越岭、漂洋过海,二十余万京东一线员工用自己的努力为用户带去美好消费体验的同时,京东物流也在保障员工权益、充分解决就业、推进绿色物流、抗击新冠疫情等方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成为稳就业、保增长的“稳定器”。

  25万人“就业稳定器”,为一线员工缴纳五险一金

  熟悉京东的都知道“三毛五理论”,如果京东有机会赚一块钱,京东只拿走其中的七毛,三毛留给合作伙伴,七毛中的三毛五留给员工福利和激励,剩下的三毛五留给企业未来的发展。这正是京东坚守正道商业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招股文件显示,截至2020年,京东物流共有员工超过25万,其中仓储、快递、客服等一线员工超过24万,除了给一线快递员缴纳五险一金,还提供商业保险、通讯、防寒防暑、交通工具等30多种福利及补贴,是业内为数不多坚持每年为全员缴纳五险一金的企业。

  仅在2021年春节期间,京东物流就投入2亿元用于员工福利保障,包括加班补贴、稳岗补贴、子女团聚补贴、春节也送货红包、防疫保障等,同时加大力度组织送福字、包饺子等文化关怀活动。据了解,“我在京东过大年”这一活动6年间已累计投入8亿元。

  在日常招聘中,京东物流还优先录取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等困难群体,为他们提供稳定有保障的就业岗位,解决就业问题。2016年起,京东将每年的4月28日设立为“配送员日”,后来又升级为“一线员工日”,将仓储、配送、客服、售后等所有一线员工纳入其中,以此呼吁全社会对物流基层员工的尊重和支持。京东也是国内首家设立纪念日致敬配送员和一线员工的企业。

  积极担责,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京东物流坚守的长期主义不仅体现在员工福利上,还包括社会责任。公开报道显示,过去十多年,在京东物流与众多合作伙伴的共同推动下,中国社会化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已从2007年的18.4%降至目前的14.7%,这意味着数万亿元物流损耗的减少。京东物流相信,通过数智化社会供应链的构建,未来十年这一数字将降至10%以内,比肩欧美等发达国家。

  招股文件显示,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京东物流联动合作伙伴自2017年发起“青流计划”,提高供应链资源利用率、减少碳排放,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将自身及第三方合作伙伴的物流车队改用为新能源汽车;通过与多个品牌合作,在整个供应链中推广使用可重复利用的包装;将胶带宽度由53毫米减少至45毫米,制定行业标准,并将纸箱回收计划扩大至全国范围,推动全球商业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和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京东物流全体员工始终坚守在一线,成为抗疫一线的先锋队,第一时间开通全国、全球驰援武汉的义务运输通道,在几乎停摆的城市,运送口罩、消毒液、米面粮油等医疗和生活物资,充分体现出京东物流在组织管理机制、组织价值驱动、组织开放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先进性。

  截至3月1日,京东物流累计承运到武汉的7000余吨医疗应急物资,绝大多数通过京东物流武汉亚一城配青年车队运抵各大医院和千家万户,他们还累计为300多万人次配送了6000吨米面粮油、蔬菜等生活必需物资;钟南山团队捐赠的100个呼吸机,仅用了一天时间就顺利送达汉口医院,钟南山院士亲笔写信表示感谢。

  与此同时,另一股来自京东物流的力量也走上抗疫一线。受政府部门委托,京东物流开始全力筹建应急资源管理平台,依托供应链技术能力,通过一个平台就能解决应急物资“找得到、管得好、调得出、送得到、可追溯”五大问题,为抗击疫情提供有力保障,推进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

  京东集团在抗击疫情中的表现,也得到了多个部委的肯定,在2020年9月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京东物流武汉亚一城配青年车队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是唯一来自物流行业的集体。此外,京东物流的“抗疫五件套”也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纵观过去14年的发展征程,京东物流诞生于电商时代,但无疑是一家实体企业,甘做最苦、最累的事但有价值的事,为用户、行业、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其自身价值也获得了社会及资本市场的认可。物流行业专家杨达卿表示,中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电商物流从业群体,京东物流作为直营式物流企业的代表,其对一线从业者的重视和建立的稳定关系,对于改善中国物流市场的从业环境有着标杆意义。

【编辑:黄钰涵】

产经频道精选: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