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50年

广告

搜狐公司中国新闻社

 1949-1999

 

50years.gif (6051 字节)

改革开放篇

新中国五十年系列报道:走出乡土融入都市的四川“农民军”


中新社成都八月二十二日电 新中国五十年系列报道:走出乡土融入都市的四川“农民军”

中新社记者 杨杰

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是中国的农业大省之一,农民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左右。在盆周山地和盆中丘陵地带,贫穷是当地农民的“近亲”。改革风云给他们带来了机遇,他们以“人挪活”的道理支撑着自己,到广阔的世界闯荡。一时间,国内各个城市,从沿海到边疆,都可见到四川民工负力做工的情景。每年春节前后,“民工潮”汹涌而至,在各地火车站,坐着、躺着、站着挤满了扛着大包小包的民工。
这是一支独特的“农民军”。从八十年代初四川大地开始风起云涌的“民工潮”,使数百万四川农民离乡背井踏上“南下北上”的征途,带着摆脱贫穷的梦想涌入都市。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四川省委书记的杨汝岱,对民工外出务工予以肯定,认为四川人口过剩,输出民工是件好事。四川省没有对每年数百万民工外出等闲视之,开始针对其中一些症结开药方,从源头进行疏导和管理,使其流出有序,同时与输入地区协调,保证民工有工可做,并切实保障民工权益。最终,四川民工凭着四川人特有的勤劳智慧,付出超人的辛劳和汗水,在全国劳动力市场上塑造出“川军”的良好形象。
从自发的民工潮,到有组织地进行劳务输出,这支“农民军”为四川带来了巨大财富。据统计,九四年出川打工者有五百五十万人,寄回家乡的汇款达一百零七亿元;九五年五百一十八万人出川打工,汇款一百七十亿元。在川渝分治后,每年仍有不下三百多万人出川打工。如今,出道早的民工有些已积攒下一定财产,并改变打工仔的身份,进入城市经商,成为“准都市人”;有的回乡办企业,成为带动乡亲脱贫致富的领头人,据统计这类人员达三十多万,从而使该省劳务输出呈现“外流”和“内引”的双重格局。
这些在生活方式、现代文明方面与都市已部分接轨的打工仔、打工妹,重返故乡后形成一轮“回乡创业潮”。他们在带回有形资产的同时,更带回了农村发展所需要的现代观念、大量实用市场信息和技术。他们以自己的实践,撞击着乡土传统落后的观念,走出了一条促进农村改革之路,一条农民致富之路,一条缩小城乡差别之路。
打工仔衣锦还乡开始第二次创业,受到了四川省政府的鼓励。该省积极为这些投资能力还有限的农民企业家培育投资热土,在资金、市场等方面给予扶持。四川省近年在小城镇建设方面进展迅速,更难得的是,去年底该省决定清理和废止一切限制城市发展的政策,出台新政策鼓励“农民进城”,将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村中有特长、有能力、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向城市转移,促进城乡一体化。
五十年的历程,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四川省的城市和乡村差别开始逐渐变小。今天,游离在都市边缘的四川民工,还有大部分困惑于“都市不是我的家”,但愿不远的将来,随着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他们会少了“身在城中不是城里人”的遗憾。(完)
(完)

[返回]

版权所有:中国新闻社、搜狐公司     制作单位:中国新闻社多媒体编辑部

Copyright: http://www.chinanews.com.cn , http://www.sohu.com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