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50年

广告

搜狐公司中国新闻社

 1949-1999

 

50years.gif (6051 字节)

华人华侨篇

华侨华人看神州:旅日新华侨的国庆祝福

中新社东京九月二十八日电(记者 刘莉生)“‘国庆节’是我来日本十年中每年最忙的日子。”诚成日本株式会社社长颜安在《祖国五十岁生日随想》中这样写道,“在经历了十一年东瀛春秋的今天,想起祖国,尘世的忧伤逐渐驳离,随之而来的是对未来的深切责任感和对祖国温柔的祝福。并慢慢了悟到,对海外游子来说,不管走到什么地方,祖国才是心中真正的寄托。”

国庆来临之际,旅日新华侨中的“名人”纷纷投书日本《新华侨》杂志表述自己的感受。

“我曾经为少年中国而激动,但今天,我更因为日常的中国而受到鼓舞,这是我们先辈的期待,更是国家不再因为软弱而挨打的凭证。”作家毛丹青写下《我爱日常的中国》。

“共和国的盛衰哀荣直接勾画出我们这一代人人生道路的波澜起伏。”旅日作家莫邦富近日闻见一位来日进修的女编辑话语:“我觉得我的穿着打扮很容易融入东京街头的景色”,“突然强烈地感到中国人活得有自信了,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共和国五十年、尤其是后二十年带来的变化了。”

“父亲的‘人才学院’即将在国庆节举行开学典礼,那一天是新中国五十周年的生日,也是父亲的生日。”作家祁放想念她的父亲:“父亲,那一天,让我跟你一起升旗,让我一起跟你歌唱,让我在遥远的海这边为你祝福!”

“和为贵”, 作家王敏文中写道:“在喜庆建国五十周年之际,谨借‘和’光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和和美美,万寿无疆。”

“对一个五十岁的人来说他已经衰老,而对一个共和国来讲正在走向成熟,收获希望。的确,现在的中国和西方发达社会还有一些差距,但我每每踏上故乡,它都以出乎我意料的速度在进步,在每一个角落里都能看到它的活力。它的生日是我记忆之树上的年轮。”这是小晓《记忆中的感受》。

迎接五十周年国庆之际,新华侨的使命是热闹的话题。“新华侨与老华侨同样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教授蔡建国在谈论“建国五十周年与海外新华侨”时这样强调。

“再正宗的外国教育也改变不了中国人的中国根”,画家关乃平笔下关情,“在祖国就要迎来五十周年华诞,在人类就要迈进二十一世纪之际,让我隔海衷心祝愿中华民族更加强盛。他的题目是《感谢永远的祖国》。

“五十年来,中国经历了无数挑战和困扰,也有过无数的希望和期待。中国已经无可置疑地拥有发言权。”学者张颐武认为,“一方面,这是前三十年中国人民异常艰苦的积累和奉献的结果”,“另一方面,中国当然依靠近二十年的变革才展示了新的可能性”,“正是五十年来的求索给予中国希望”。他深情地写下《今天祝福中国》。

旅日新华侨寄稿直抒感言,篇篇情真意切。日本中文杂志《新华侨》集众文于一册,赶在十月之前出版了“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专刊”纪念号。

 

(完)

[返回]

版权所有:中国新闻社、搜狐公司     制作单位:中国新闻社多媒体编辑部

Copyright: http://www.chinanews.com.cn , http://www.sohu.com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