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50年

广告

搜狐公司中国新闻社

 1949-1999

 

50years.gif (6051 字节)

民族地方篇

布朗山里万象新

作者 晋群 徐玉长

现有8万多人口的布朗族主要聚居于云南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的山区,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聚居地则是布朗山。通往西双版纳著名边境旅游小镇打洛的昆洛公路穿过布朗山北部,沿这条公路从勐海县城向西南行进30多公里,就来到进山路上的第一个布朗族村寨棗曼果。在曼果村口的几棵大榕树下,装着鸡棕菌、牛肝菌、青头菌、干巴菌、甜竹笋等各种山珍的篮子、盆子在路边一字排开。几十位布朗族男女老少村民守望着公路,一旦有大小车辆经过,他们便站起来,双手高高举起那些城里人难得一见的山珍,围上去热情推销。卖的是山货,交易方式也很原始,但土生土长于布朗山、曾在布朗山乡任乡长近10年的老乡长岩温南却说:“这个初级市场在我们布朗山封闭的历史上并不简单,它反映了我们布朗人开放意识的初步形成。”

布朗山上原始森林遮天蔽日,藤蔓、灌木丛生。布朗族千百年来就一直居住在这样的深山老林里,几乎不与外界交往。岩温南不会忘记,30多年前,进布朗山的第一条公路刚修筑时,一些离路近的布朗群众就忙着把家搬走,长期封闭的生活使他们一时难以接受通往山外的公路。但大山毕竟没能挡住现代开放意识的渗入。原住深山的布朗族人如今正纷纷搬迁至公路附近,建起许多路边新寨。人们不仅搞起了“路边交易”,一些村寨还在政府扶持下建起了商品牛羊养殖基地、蔬菜和甘蔗种植基地,部分布朗人买车跑起了运输,新一代布朗商人还把山珍特产生意做到了省外。

布朗族三代住房的变迁,更把这个民族在新中国日渐繁荣的发展历程展露无遗。布朗族传统的“干栏”式竹楼以竹子和茅草为材料,楼下四围无遮拦,用来关养牲口、堆放杂物,楼上用竹篱笆做围墙,楼室中央设火塘,一家人做饭、待客、休息等所有家居活动都在这里进行。这就是布朗族的第一代住房,极其简陋。如今,这种竹楼已十分罕见,在曼果寨的57户人家中,只有老村长岩相家还保存着一座竹楼,但也只是用来专门堆放杂物。

木楼是布朗山上的第二代住房。这种木楼用瓦片盖顶,室内安装板壁将堂屋与卧室隔开,还用上了床。与传统的竹楼不同,木楼更为牢固耐用。布朗村寨民居从竹楼到木楼的演变,发生于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那是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生产生活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到了90年代,布朗族的住房开始向第三代演变,砖瓦楼房不断崛起。这种楼房保留了竹楼的建筑风格,又吸收了汉族乃至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内部不仅分设有堂屋、卧室、灶房,有的人家还专门设置了厕所和浴室。此外,沙发、电视、收录机、冰箱等已取代了过去单调的火塘。

布朗山村教育的飞速发展让人们看到了这个民族更加美好的前景。

布朗族信仰佛教,按过去的习惯,男孩子到八九岁都必须进佛寺当和尚,几年后再还俗回家。直到解放初,布朗山的村村寨寨都有佛寺,却没有学校。现在,现代初级教学体系已经在布朗山形成。新学期开学之际,记者在山寨里虽见到不少身披黄袈裟的小和尚,但见到更多的还是身背书包的读书郎。

据了解,布朗山历届乡政府为发展教育事业作了很多努力,乡里每年把有限的财力和物力都首先用于保障教育,乡干部像一些地方挂钩抓扶贫一样挂钩抓教育,如今学校基本都由最初的茅草房改建成了砖瓦房。两年前考上云南民族学院的玉应南是布朗山第一位女大学生。由于家境困难,乡政府帮助她解决了所有学杂费,每月还给她150元基本生活费。玉应南每个学期都给乡党委写信报告自己的学习成绩,表示毕业后一定要回到家乡建设布朗山。密林覆盖的布朗山宁静如世外桃源,群山的阻隔使这份宁静延续了千百年,但是现代文明已在悄悄改变着这座大山。(完)

 

[返回]

版权所有:中国新闻社、搜狐公司     制作单位:中国新闻社多媒体编辑部

Copyright: http://www.chinanews.com.cn , http://www.sohu.com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