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50年

广告

搜狐公司中国新闻社

 1949-1999

 

50years.gif (6051 字节)

政治思想篇

神气十足于光远--思想者访问记之一

  中新社北京八月二十四日电 题:神气十足于光远--思想者访问记之一             中新社记者 王晓晖

  (编者按:本社从今天开始推出一组活跃于当代的著名思想者的访问记。访问对象包括于光远、刘吉、吴敬琏、钱理群。每日播发一篇,敬希垂注。)       

  八十四岁的于光远总是不断爆出新闻来。继去年宣布要“和毛泽东进行学术讨论”,弄得被无数出版家追踪之后,今年,他又宣布“本人要走向现代化,我要上网了”!

  和毛泽东进行学术讨论?这在从前的中国是不可想象的。五十多年前,于光远供职中共中央宣传部,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讲解毛泽东的思想。他写的政治课教材动辄付印百万份,稿费多得很。中宣部的游泳池、幼儿园和一家简报公司的修建和兴办,都有于光远的资金注入。

  但以前怎么没有想到和毛泽东讨论学术这件事呢?

  于光远说,第一,我崇拜毛泽东。第二,他是大官,我是小官。第三,政治问题不适合讨论。第四,他是个老年人,我还年轻。

  “现在第一,没有个人崇拜了。第二,我也不是官了。第三,当初的政治问题现在变成了历史问题和学术问题。第四,我也成老头了,活得已经比毛泽东长了。”

  刚过完八十四岁生日的于光远无日不思,无日不写。进入八旬年界以来,一共出版了二十多本书。今天,于光远告诉记者,“我赞成康德关于两个王国的说法。权力王国没有我的地位了,但我要在智慧王国里当一位研究员。我还是很神气的!”

  他这样说的时候,目光果然很神气。背后,是数不清的书,他的和别人的。还有多张很好的照片,照片上,这位长期被称为中国红色理论家的老人穿着上海期货交易所的红色马甲。

  二十一年前,于光远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直言要对天安门事件彻底平反时,不知是否也这般神气。据说,于光远在发言时引用了列宁的话:胜利了的社会主义如果不实行充分的民主,它就不能保持它所取得的胜利。

  在那次为期三十五天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于光远共发言十余次。也是那次会,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它被中共十五大称为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国家科委副主任、国务院研究室负责人的于光远直接参与了这篇讲话的起草工作。据说,邓小平曾拿着一个提纲,请来胡耀邦和于光远谈他准备的讲话主导思想。至今,这个邓小平铅笔手写的提纲还珍存在于光远的家里。

  他的家在北京中心地带的一个小四合院里。曾在中国风云一时的于光远常常从这里出发,去行万里路。光是今年上半年,他就到过河北、广西、广东、陕西、江苏、安徽、福建、上海。除了腿脚有点不利索,和他满头的白发,曾患过癌症的于光远很少衰老迹象。在家的时候,就写文章,发文章,接受记者采访,会晤新老朋友。于光远的日子赛神仙。

  我总是感到有一种责任,要把想到的问题说出来。于光远说,还不敢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那岂不是辜负了这满头白发?!岳飞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那是将士的语言。但思考问题、讲话、写文章与头发白不白有什么关系?所以,于光远有一篇文章的名字就叫《莫辜负了满头白发》。

  对于光远来说,思想已成为一种习惯。最近,他总在思考中国的知识分子问题。他说,现在该是讨论中国式的知识分子问题的时候了。中国式的知识分子问题的特点是,知识分子的地位总要党代表工人和农民来确定。

  “毛泽东曾引用古话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中国知识分子总要附在别人的皮上。说好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说不好就是臭老九。在知识经济年代,知识分子应该觉悟到我就是皮,上层建筑应该附在我的皮上。”

  去年,中国大规模地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于光远又开始琢磨。这位耄耋之年的思想者大声疾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点也没有过时,而且特别适合于今天。历史已经跨在进入新世纪的门槛上,新的时代呼唤着新的思想解放。

  在这新世纪的门槛前,八十四岁的于光远还是一个纯真老少年。他表示,不赞成格林威治和紫金山天文台关于二十一世纪应从二OO一年开始的说法。“新世纪从何时算起,这不是个天文学问题,而是一个社会心理问题,谁愿意大家都过上了二十一世纪,我们还在二十世纪?!”

  于光远给自己定了一个人生计划,活八十万小时。八十万小时,约合九十一年零九十五天。对此,于光远很有信心。他也有很多经验,比如,不说违心话,因为有好几个人说了违心话而得了脑软化。他说,自己也该讲点心理卫生。

  在这预期的时间里,于光远有好多事要做。在此前的半年中,他的工作主要是写一些“向后看”的文章。他用不少时间回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胡耀邦担任中共中央领导职务期间的那段历史。“向后看是为了向前看,我想把那十年的历史具体地理出个头绪来”。为此,于光远研究了中共党史中某些带根本性的问题。

  这些问题都严肃有余,它们与于光远近得的一个绰号相去甚远--“大玩学家”。拿这个怪怪的绰号问于老,他才笑呵呵地道出原委。原来这是因为他不仅有一大套“玩”的理论,还大讲,人之初,性本玩,要活到老,玩到老。而最近,于光远又在不在其位还谋其政的同时,发明了一种新的玩法--制作谜语,拆字打成语。比如,旭--旦:九死一生;三--干:偷梁换柱……很有点意思。 (完)

[返回]

版权所有:中国新闻社、搜狐公司     制作单位:中国新闻社多媒体编辑部

Copyright: http://www.chinanews.com.cn , http://www.sohu.com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