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50年

广告

搜狐公司中国新闻社

 1949-1999


 

 

 

 

 

 

[返回]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国庆网站首页>>国庆特稿>>报道内容

中国人的生活,从短缺到丰盛--票证后面的故事

           肖依

  短缺的滋味,大多数中国人怕是越来越淡漠了。但打开封存的记忆,这样的情形,想起来依然痛切。

        家底太薄 发展不易

11.jpg (7581 bytes)  回首二十年前,中国百姓的生活几乎是一个模式:一个月半斤肉几两油,买牛奶要医院开证明,买家具要结婚证,买自行车要彻夜排队……那时,谁要是出差去趟上海,免不了要为七姑八姨左邻右舍捎回的确良花布、大白兔奶糖、上海表……

  说来令今天的孩子们无法想象,七十年代的中国,仅全国性的票证就达七十多种。买点心要粮票,买油要油票,买布要布票,买糖要糖票,买肉要肉票……要什么,没什么,钱少,东西也少。“那年头,过日子真难呐!”七十三岁的王桂芬老人如今跟儿孙们唠嗑,常常发出这样的感慨。

  王老太太的感受许多人都有,虽然缺乏详尽准确的统计数字,但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脱离贫困,解决温饱,到迈向小康,过程虽然曲折,现实也未尽人意,但借用人们熟悉的那个比喻棗“吃着甘蔗上楼梯,节节甜,步步高”来形容许多人生活的变化,似乎并不夸张。

  五十年前,旧中国的经济已处于崩溃的边缘,连年战争留下满目疮痍,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市场萧条,物价飞涨,失业现象严重,百姓在生存线上挣扎。

  据一九四八年三月二十四日的《新民报》报道,一九四八年的一千万元仅折合一九三七年的二十七元。由于物价飞涨,广大劳动人民连最低的生活都难以维持。据统计,一九四八年秋,仅北京市的赤贫户和次贫户共六点八万户,人口二十四点六万人,约占全市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四。12.jpg (8329 bytes)

  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时,大部分人的生活仍维持在最低的生存水平上。统计资料表明,一九四九年人均年现金收入还不足一百元。

  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面对人口众多而生产力低下的现实,政府采取了“广就业、低工资”的政策,使“人人有饭吃”的理想在一种较低层次上成为现实。这在发展生产、稳定民心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建国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被称为中国经济建设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一九五七年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二百五十四元,比一九五二年增长百分之六十二点八。

  但是随后,由于政治运动不断,反右运动、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使人民生活几起几落,在温饱线上徘徊了二十年之久。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们不会忘记:反右运动扩大化使一大批知识分子受尽磨难;大跃进不仅没有把人民带入理想的共产主义,相反却使人们在浮夸风和瞎指挥中重新体尝了饥饿的滋味;三年自然灾害好比屋漏逢雨,雪上加霜,各种食品和轻工业品严重短缺,不少居民靠野菜度日,营养极度缺乏,人民生活陷入困境;文革十年又将政治斗争推向高峰,几乎把整个国民经济推至崩溃的边缘,人民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市场供应贫乏,消费品供应不足,绝大多数商品都要凭票证购买。

  从一九五七年到一九七八年的二十一年中,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平均增长仅百分之零点八。而正是这个时期,整个世界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相比之下,中国经济及人民生活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

  改革开放二十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居民收入增长最多的时期。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字表明,一九九八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一九五七年的二百五十四元增加到五千四百二十四元。居民吃、穿、用、住、行等方面的消费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吃出花样 讲究营养

14.jpg (7234 bytes)  吃:五十年来,中国城镇居民商品消费的变化从数量品种的增加逐步向质量营养的改善发展。据调查,一九五七年,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一百三十元,其中购买粮食支出五十一元,占食品消费的百分之三十九,肉禽鱼蛋二十六元,占百分之二十,烟、酒、茶九元,占百分之七,其余的百分之三十四为全年购买蔬菜调料水果等其他食品。

  一九九八年的数据变化是如此之大:城镇居民年人均食品消费一千九百二十七元,其中粮食消费支出二百二十七元,占食品消费的比重为百分之十一点八,比一九五七年减少了二十七个百分点。肉禽蛋鱼虾六百四十元,占百分之三十三点二,增加了十三个百分点,烟酒茶消费一百八十五元,占百分之九点六,在外用餐二百二十七元,糖果糕点牛奶等其他消费三百三十元。

  如果倒退几十年,中国人餐桌上清汤寡水,缺油少肉,那时,走亲戚送两斤肥膘肉,带几个白面馒头,是十分受人欢迎的礼物。

  如今的餐桌,已是丰盛多采,鱼、肉、蛋、菜、水果日趋丰盛,人均副食支出已超过主食支出。吃营养、吃鲜活、吃绿色食品已成时尚,过去为满足温饱的粗粮、野菜重又受到人们的青睐。举家外出用餐已太平常,据统计,今年春节期间,餐饮业的营业额达五百亿元。

         穿出个性 色彩纷呈

99080920.jpg (8027 bytes)  穿:人们已告别‘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拮据和“一衣多季”的单调,如今一季多衣已太平常,富裕一些的人讲究穿名牌,收入少一些也可以穿出花样,穿出个性。从满街的“中山装”、“列宁服”到今天色彩纷呈,花样翻新,生活的变迁可以在衣裳的变化中找到印证。

  三十六岁的刘向红女士回忆小时侯的生活,感慨万千。上五年级的时候,全家想照一张合影,楞找不出一件象样的、不打补丁的衣服,只好找同学借了一件方格上衣。如今,刘向红四季服装满满当当,需要经常淘汰,橱柜才能放得下。她的女儿今年也上五年级,小小的人儿,已经吵着要穿名牌了。

  刘向红仅仅是无数中国人经历中一个不太显著的例子。稍上点岁数的人,谁没经受过拮据,谁不知道缺钱少物的烦恼呢?虽然也有“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人,但让人们再回到短缺的年代,谁会答应呢?

  据调查,一九五七年城镇居民平均每人每年购买成衣零点七件,购买各种布料七点三米,不够做一床被子。改革开放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各种款式的服装为城镇居民生活增添了亮丽的色彩。一九九八年人均年购买服装五点八件,比一九五七年增长七点三倍,购买衣料有所减少,反映了城镇居民衣着消费中社会化服务程度增强,自己动手缝制衣物的比重越来越小。

  衣服多了,色彩多了,从几十年前的一片灰黑蓝,到街上流行红裙子、黄裙子,到如今,街头没有流行色。人们尽情地装扮自己,中国人的衣装,早已是多姿多彩,美不胜收。谁还能想象当年没有布票穿不上衣服的情形呢?

       住房渐宽 安居有望

3.jpg (6483 bytes)  住:“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住房是一项最迫切,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五十年来,中国各级政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一九四九年以前,中国城镇居民每一间瓦房或土房住三至五人的户占居民总户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而且房租费贵得惊人。去年,七成六的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八平方米以上,而无房户、人均四平方米以下的拥挤户和大儿大女合居一室的不方便户已降至百分之零点九。

  居住条件的改善更为明显,截止到一九九八年底,百分之六十八点三的居民住上了单元配套住房,百分之七十四的家庭居室内有厕所或浴室。百分之六十三点八的家庭安装了电话,近百分之四十的家庭住房拥有全部产权,百分之二十三点九的家庭住房拥有部分产权。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城镇居民迁进设施齐全的楼房,农村新式民居的普及,丰衣足食后的人们越来越讲究住得宽敞、舒适。在经久不衰的“装修热”、“厨房革命”、“卫生间革命”中,人们在寻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而政府描绘的“安居工程”、“康居工程”,则为一些无房户、拥挤户、不方便户带来了希望。

      商品丰富 琳琅满目

99080923.jpg (9586 bytes)  用:几十年前,家用电器在寻常百姓心目中如同神话,而今却与人们的生活须臾不可分离。从“三转一响”的老四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到彩电、洗衣机、电冰箱、收录机为代表的“新四件”,到电话、空调、家用电脑、轿车等新潮消费扑面而来,中国人的生活的提高是何等显著。

  据统计,一九九八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彩电一百零五台,洗衣机九十一台,电冰箱七十六台,家用空调二十台,家用电脑四台,家用轿车零点二五台。

  交通、通讯的消费从前是许多人不敢想的项目,那时,电话是级别和身份的象征。而今,城镇家庭每年平均的通信支出比一九八一年增长了三百倍。现在走在大街上,许多人都可能拿出爱立信、摩托罗拉、西门子拨打一番。一些菜贩子、装修工、出租车司机,也用手机、寻呼机来传递信息。

  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中国老百姓的钱袋迅速饱满: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一九五二年的八点六亿元升至今年六月的五万九千亿元。

  钱多了,商品丰富了。走进商场,国产的,进口的,普通的,高级的,各式各样、各种档次的商品应有尽有,琳琅满目。对比从前,商品匮乏,式样单调,如今,中国的买方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买方市场 供大于求

  经过五十年的量变积累,中国商品市场供求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连续丰收,商品生产长期以来存在的短缺经济的约束被彻底打破,买方市场的特征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在:

  多数商品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长期以来和改革开放初期商品供应紧张的状况已不复存在,据测算,当前市场上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已达百分之百,供不应求的商品已很难找到。

  物价涨幅由升转降。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大多数商品实行国家定价,价格波动幅度不大。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商品供应紧张,价格又不断放开,致使物价指数节节攀升。近两年由于商品供求状况发生变化,物价涨幅也出现了回落走势。

  消费者地位由被动转为主动。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商品短缺,消费者日常生活所需要的主要商品不是凭票就是凭证供应,消费者没有选择余地。改革开放以后,商品供应日益丰富,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购商品,并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市场对生产的导向作用增强,过去生产者按照计划进行生产,生产与市场脱节较多。现在生产者按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市场对生产者起导向作用。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买方市场的出现,消费需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市场上名、优、特、新商品逐渐占主导地位,高质量、高档次、高营养、新口味的商品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要的一般性吃、穿、用商品销售比重逐步下降,而用于文化、娱乐、保健等精神享受等方面的商品销售比重逐步上升。消费需求在相对向名优商品集中的同时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目前,与城镇居民相比,中国农民的消费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温饱尚待解决。要实现共同富裕,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国必须加快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但无论如何,从短缺到丰盛,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从凭票、凭证到随意挑选,中国人的生活的跨度之大,提高之快,已不仅仅是数字的对比,而是人们每天衣镜前、餐桌边、商场购物处,出门“打的”时点点滴滴的寻常感受。

 

版权所有:中国新闻社、搜狐公司     制作单位:中国新闻社多媒体信息部

Copyright: http://www.chinanews.com.cn , http://www.sohu.com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