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50年

广告

搜狐公司中国新闻社

 1949-1999


 

 

 

 

 

 

[返回]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国庆网站首页>>国庆特稿>>报道内容

《中新社国庆五十周年系列专版》之十六

中国人的餐桌“旧貌换新颜”

贾全欣

99090207.JPG (9195 bytes)身染沉疴的张奶奶,想吃几粒花生米,孝顺的子孙为此跑遍京城,空手而归。这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三十年前的北京。而今,她的子孙想起当年的情景,仍然会泪水涟涟。

在某杂志社做编辑工作的张女士属于和共和国一起成长的那代人,她回忆说,象我们这代人,在“金色的童年”时光,暑假捉蝴蝶,寒假堆雪人。没有其它的可玩,也没有什么零食能吃。夏天能够吃上三分钱一根的小豆冰棍,冬天能买四分钱一卷的果丹皮,便是“贵族”,便能够羡煞小伙伴,招徕一片渴望的目光。

  她清楚地记得,上小学时,早饭能够买一个烧饼,是盼望了很久的一个心愿。那天,她过生日,妈妈给了她一角钱,买了一个芝麻烧饼,只吃了一半,便不舍得再吃。用一张纸把其余的半个烧饼连同脱落的芝麻粒小心翼翼包起来,放进了书桌。没想到第二节课课间休息后,她发现自己的烧饼已经不翼而飞,并因此而心疼得哭了一场。

票证抵万金 食品有还无

11.jpg (7581 bytes)  由于供不应求,从五十年代开始,中国对粮、油、菜、副食品和几乎所有的食品都实行票证供应。买糖、买点心、买芝麻酱、买粉丝、买碱面,没有一件少得了票证。

  当时,每个成年人每月供应粮食三十斤左右,其中,百分之二十是大米,粗粮和白面各占百分之四十,此外,每个人每月半斤肉、半斤油。花生瓜子只是在逢年过节时,才有少量供应。在缺少副食品的情况下,这些食品供给显然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中国食品和副食品极度短缺的状况,在五十年代末期和六十年代初期,达到登峰造极。六十年代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人们因缺乏食品、营养不良而导致浮肿甚至饿死的事情时有发生,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据中南海的卫士回忆,当时,连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女儿李纳也不能例外,她也和全国人民一样忍受着饥饿的煎熬。每逢周末从学校回到中南海,便风卷残云般把桌上的饭菜一扫而光,连盘子也要舔得干干净净。

99083101.jpg (10387 bytes)  张女士曾在青春期患了肺病,那时,家里千方百计找来一只生蛋母鸡,靠一天一只鸡蛋给她补养身体,每天捧着那个珍贵的鸡蛋,望着围在周围的弟弟妹妹们那眼馋的目光,她总产生一种难以下咽的痛楚。  

  六十年代末,张女士在作为知识青年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插队落户,临走时,奶奶为她做的送行饭是茴香馅饺子,一年也难吃上几次饺子的她,竟然淡忘了离别愁绪,平添了一番过年的感觉。

  想起当年的岁月,张女士说,那时,每逢回北京探亲,她总要想方设法背回点黄豆,再把黑龙江粮票换成全国粮票,因为用全国粮票买粮时,能够适量供应食用油,当时,家里的炒菜难得见到油腥。

99090212.jpg (9947 bytes)  七十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各种食品、日用品供应紧缺的现象开始缓解。

  进入八十年代中期,中国的粮油、副食品等开始敞开供应,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票证都被逐出历史舞台,在流通领域消失得无影无踪,继而成为收藏家的囊中之物,取而代之的是人民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 

  随着市场供需矛盾的不断改善,尘封在人们记忆中的饥饿、寒冷、物品匮乏、食不果腹等不堪回首的日子,伴随社会发展的脚步永远一去不复返,成为昨天和历史的见证。

99090209.jpg (12410 bytes)  今天,从温饱走向小康的中国人,餐桌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盛。“现在,谁会在乎半个烧饼呢”,张女士说。各种口味的面包、蛋糕、包装精美的膨化食品、糖果,每天吃一种,也难尝遍。

  过去限量供应的大白菜已经让位于芥兰、木耳菜、丝瓜、西红柿、鲜蘑、荷兰豆,在城市居民的菜篮子中,一年四季都装满着各种各样时令新鲜的蔬菜,洋菜、洋水果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

  以往逢年过节才端上餐桌的红烧肉,已经悄悄撤离。人们“喜新厌旧”取而代之的是草鱼、平鱼、黄花鱼。生猛海鲜,煎、烤、涮成为一种饮食时尚,过去闻所未闻的三文鱼、象拔蚌、鲈鱼、乌鱼、生鱼片等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佳肴。

  看看满大街叫卖烤白薯、煮玉米的小贩,就知道粗粮重新成为饭桌上的新宠。张女士说,他们一家每个星期都要熬玉米面粥,粮店的高粱米、荞麦面、黑豆、黄豆,再度受到青睐。吃腻了精米白面,粗粮、杂粮成为人们改换口味的佳肴。

不出国门 吃遍世界

99090208.jpg (13584 bytes)  随着生活的富裕,中国的八大菜系和不同区域的风味菜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口味。俄罗斯西餐、法国大菜、意大利比萨、日本料理、韩国烧烤、美国罗杰斯快餐、肯德基、麦当劳等纷纷进军中国,中国人不出国门,就能吃遍世界。

  过去,诺大的京城饭馆、酒家屈指可数,在中小城市,找个吃饭的地方还真不容易,有的县城都难觅一个小饭馆。而今,无论你走到何方,大街小巷各种档次和风味的餐厅、酒肆、大排档随处可见。

  腰包鼓起来的中国人消费观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餐馆饭店的生意,简直就是中国政治经济变化的晴雨表。一位业内人士坦言:八十年代,来饭馆都是谈公事、做生意的。到了九十年代,狠刹公款吃喝风后,餐饮业的主流客人已经为工薪阶层和平民百姓所独霸。

  一位工薪族男士说,现在下班买菜,回家做饭,真不如去餐馆“做客”。餐馆冬天有暖气不冷,夏天有空调不热,点几个家常菜,来一杯扎啤,舒舒服服就解决了。省去洗涮,节省时间,饭后去看电影、听音乐会,刹是自在悠闲。

  家庭主妇更是乐意下饭馆,张女士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她最怕来客人,买菜烧饭,累得头昏脑涨。现在,领大家往餐馆一坐,花几百元钱要一桌丰盛的“家常菜”,皆大欢喜,也免去劳累之苦。

  的确,如今每当逢年过节、家中来客、亲友生日、红白喜事,人们如果不想做饭,都会不约而同下馆子。昔日有钱人光顾的地方,如今已经成为老百姓或与亲朋好友相聚,或消闲纳凉、或一饱口福的方便场所。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一至六月,中国全社会餐饮业实现营业额一千四百五十八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十三点六,发展速度居国民经济行业前列。

饮食讲究方便 吃得好喝得俏

如果人们既不想做饭,又不愿意进餐馆,那么五光十色的方便食品、速冻食品便成为首选之物。方便粥、方便面、方便饭,速冻饺子、速冻包子、速冻春卷、速冻烧麦、速冻鱼圆、速冻汤圆,应有尽有。99090210.jpg (11671 bytes)

  中国目前有一百五十多种速冻食品,速冻食品以好吃、营养、安全、卫生方便、快捷在中国食品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近五年,速冻食品的产量达到八百多万吨。再加上各种各样的方便食品、消闲食品,所有这些都构成中国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中国电冰箱、电冰柜、微波炉等家用电器的普及,为方便和速冻食品进入家庭创造了条件。一袋速冻包子放进微波炉只要几分钟,便可以进餐。很多家庭由于家长中午不能回家,孩子便靠方便食品解决午饭。

  因此,尽管比起其他食品,方便食品和速冻食品的价位略高,仍然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与上述速冻食品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冷冻鸡、冷冻虾、冷冻蟹等冷冻食品受到冷落。

  过去,人们喜欢买冷冻室大的电冰箱,储存鸡鸭鱼肉,而今却讲究吃富于营养的鲜活食品。蔬菜要吃新鲜的,粮食要吃当年的,鸡鸭鱼肉要吃欢蹦乱跳的。

  有需求,就有市场。带着露水的嫩黄瓜,空运来的鲜荔枝,放在餐桌上还在甩尾的活虾,叶子翠绿的鲜桃,人们在市场上挑剔的目光,越来越多地落在鲜货上,而不是价格上。

  在上海,用鸡场的蛋换农民家养的土鸡蛋成为一大景观。在餐厅,服务员要拎来活鱼、活虾让顾客过目,才去宰杀。

  什么食品有营养,什么食品能防衰老,什么食品能消除疲劳,什么食品搭配,能够保持身体的酸碱度平衡,早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于是,报纸上的“食品专刊”,电视上的“八方食圣”,影视明星的唱跳俱佳的广告宣传,几乎都离不开一个“吃”字。“民以食为天”的古训,得到了现代生活的演绎。

  吃得好,还要喝得俏。百姓餐桌上的酒,象走马灯似的,换了一拨又一拨。茅台、五粮液、汾酒、西凤酒、二锅头,桂花陈、张裕葡萄酒、长城干红、龙徽干白、青岛啤酒、五星啤酒、蓝带、嘉士伯,“你方唱罢我登场”,让人眼花缭乱。

  纯牛奶、脱脂牛奶、加钙牛奶,盒装的、袋装的,高价位的、低价位的,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澳洲原装进口的,应有尽有,数不胜数,尽可随意选用。

  各种饮料,乳酸的、碳酸的、纯果汁的、果肉的、茶叶型的、玉米型的,让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的小朋友看在眼里,乐在心头。在超级市场里,成箱搬运饮料的家长们随处可见,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乐此不疲。  

吃出青春 吃出美丽

  “女人的容颜,需要由内到外的保养”,电视广告上那淑女般的微笑和娇美的面容,激发着无数女性的购买欲望。

  生活品质提高后,衣食不愁的中国人更加向往着保持青春和魅力,应运而生的健美食品、减肥食品便成为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

  富态的胡女士坦言,虽然自己属于工薪阶层,但是用在减肥和健美食品上的花费每月都要一千多元人民币,持此种消费的人显然大有人在。

  据知,目前在中国城镇居民中,十分之一的人不同程度地肥胖。于是,减肥茶、减肥饼干、减肥药,几乎在一夜之间,占据了大大小小的药店、食品店和超级市场。而且,生意异常火爆,常盛不衰。

  声称能够清除体内垃圾的饮品、药丸,能够改善记忆、为大脑充氧的各种生物食品、口服胶囊,远渡重洋的鱼油、卵磷脂,只要对身体健康有利,大掏腰包者大有人在。

  吃出青春,吃出美丽,吃出智慧,人人心驰神往。当钱袋渐鼓、腰身渐粗时,用人民币重新塑造一个完美的自己,何乐而不为呢?它至少表明,走向小康的中国人消费观念正追逐着世界潮流,已经具有一定的超前性,迎合了社会发展的趋势。

  显然,中国人食品消费方式的改变,以其市场的巨大需求,带动了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近年来,中国食品工业总产值以平均两位数的速度递增。

  统计数字表明,一九九八年,中国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五千九百亿元人民币,继续高居中国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首位。

  与此同时,反映食品消费比重的“恩格尔系数”却在悄然下降,一九九八年,中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降到百分之四十四点五,总体生活消费已经达到小康水平。

  餐桌上层出不穷、花样翻新的变化和生活中“恩格尔系数”的连年下降,已经形成鲜明的对比。事实表明,中国人正在用越来越少的钱,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食品需求。

  而那今天听起来近乎于天方夜谭的京城遍寻花生米的故事,则已经永远定格在中国历史的瞬间。

 

版权所有:中国新闻社、搜狐公司     制作单位:中国新闻社多媒体信息部

Copyright: http://www.chinanews.com.cn , http://www.sohu.com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