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优先发展西部的抉择——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瞭望》:优先发展西部的抉择

2010年07月27日 09:38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央强调把西部大开发摆在优先地位,不仅仅是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同时也是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的抉择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尚前名

  明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西部大开发也将进入全面深入推进的第二阶段。作为“十二五”规划重心的西部大开发,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十二五”规划期间乃至更远将来中国的发展轨迹。

  “所以,国家才强调要优先发展西部。”针对不久前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权威人士向《瞭望》新闻周刊表示,十年的时间,虽然西部大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西部地区依然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短板”,与东部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依然较大。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的瓶颈制约仍然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贫困面广量大、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薄弱的问题仍然突出。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仍然繁重。西部地区仍然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

  “实际上,中央强调把西部大开发摆在优先地位,不仅仅是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同时也是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的要求。”他谈到,一年多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功实践,给我们许多启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发展的基本立足点放在扩大国内需求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巨大。我们之所以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就是因为我国发展的回旋余地大。而这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西部地区。”他说。

  现在,全球经济进入一个增速放缓、结构转型、竞争加剧等多重特征并存的时期。世界经济全面复苏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一些发达国家为了本国的经济恢复,也在提倡储蓄、鼓励出口、支持制造业回归。各种形式的国际保护主义明显抬头。这使我国的外需空间受到挤压。这种形势下,我国必须在稳定和拓展外需的同时,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这也要求我们通过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把西部地区的巨大内需潜力挖掘出来。对需求结构、区域结构等进行战略性调整,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题中应有之义。

  他指出,长久以来,西部地区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西部是我国发展的重要基地,也是国防的战略要地,同时对全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优先发展西部绝不仅仅是西部的事情,中央各部门以及东中部地区都要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要在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西部更多倾斜。”按照他的理解,要实现优先发展西部的目标,必须优先加大人才培养,优先加快产业调整,优先改善社会民生。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上述权威人士强调,任何事业都需要人来完成,因此建立起一支能够肩负起西部大开发战略重任的人才队伍,是此项事业能够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这支人才队伍,既包括各级领导岗位上的管理人才,也包括各种业务岗位上的专业人才。”他强调,中央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方针政策已经明确,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改进作风、真抓实干,切实把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因此,首先必须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各级领导班子在推进发展改革稳定中肩负着重大责任、发挥着关键作用。其思想政治水平和领导水平,关系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工作成效。”为此必须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注意选拔那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态度坚决、能力突出的干部,那些长期扎根基层、埋头苦干的干部,那些能够驾驭复杂局面、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干部。

  这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学习是提高能力的基础。”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强化素质培养,广泛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干部头脑,帮助广大干部开阔视野、更新观念、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知识层次,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

  “尤其是要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的途径和方式,使更多优秀少数民族干部脱颖而出。”他强调。

  其次,要加强教育和人才培养,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智力支撑。

  从中外发展的实践上看,科技进步、人才素质的提高,可以创造出新的比较优势,使一个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这一点对于西部大开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启示。”他谈到,教育落后、人才缺乏,一直是西部落后的重要原因。虽然过去的十年,西部完成了“两基”攻坚计划,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远远不够。

  “未来十年,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继续巩固‘普九’成果。加大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力度,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推进农牧区和偏远地区适当集中办学,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改善偏远地区学校食宿条件。”

  当然,教育水平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实现。因此,西部地区要谋求更快发展,必须加快人才引进。要统筹推进区域人才资源开发,着力培养和引进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少数民族人才。

  特色产业是经济优势

  “西部地区虽然总体经济水平仍比较落后,但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人文景观、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日臻完善的基础设施,一些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因此,应当利用这些优势,优先发展,从而带动整个西部产业的全面发展。”谈到西部经济发展,上述权威人士提出了这样一个判断。

  在他看来,特色农牧业、能源和矿产资源产业、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旅游业,都是西部产业的优势所在。

  西部地区能源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利用条件优越,发展壮大相关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方面,要按照合理有序、规模开发、综合利用、高效环保的原则,高标准、高水平地建设一批石油天然气、煤炭、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能源基地,形成国家能源接续地;另一方面,加大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勘探力度,加强有色金属等资源的综合利用,形成一批深加工产业基地;推动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他指出,这些措施既是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现实途径,也有利于增强国家战略资源供给保障能力。

  此外,即使是强调资本密集和人才密集的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虽然东部依靠资金和人才优势,发展迅速,但西部地区同样具有相当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西部地区集中了国家一批重点高校、研究院所、军工企业,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科技、新能源设备等行业有着雄厚实力。

  “尤其是重庆、成都、西安、兰州等西部城市,发展潜力很大。”权威人士提出,今后一个时期,西部各地要发挥本地特色和自身优势,加快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有选择地发展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尽快形成产业竞争优势,争取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率先实现技术突破。形成一些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比较优势突出的高技术产业和产业基地。

  对于国家已经决定对设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他表示,此项政策支持力度很大,有利于鼓励企业到西部地区投资创业、促进西部加快发展。

  此外,据透露,国家还将实行差别产业政策,凡是有条件在西部地区加工转化的能源资源开发利用项目,要优先审批核准并布局建设;在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时要适度向西部地区倾斜,增加西部荒山、沙地、戈壁等未利用地建设用地指标。

  改善民生根本目标

  “要让西部各族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谈及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目的,权威人士概括成这样一句话。

  按照中央要求,西部大开发必须把民生工程作为投资重点,尽快使西部地区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状况有明显改善。

  数据表明,截至2009年底,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还有2300多万,占全国的三分之二。主要分布在南疆地区、青藏高原东缘地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西边境山区、秦巴山-六盘山区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

  “这六大片区,是全国扶贫攻坚的‘硬骨头’,是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点难点。无论是制订西部地区发展规划还是新一轮全国扶贫开发纲要,都要把扶持六大片区作为重点。”权威人士说。

  除此以外,他认为,要加快改善西部地区民生,还需要突出抓好两件大事。

  一是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增收。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是改善民生的基础,而增加收入的根本出路在于扩大城乡就业。

  为此,要在继续促进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发展劳务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县域经济,鼓励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为西部地区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创造条件。

  二是千方百计提高社会保障能力。

  “人不分城乡,地不分东西,人人享有均等化的基本社会保障,政府责无旁贷。”要努力让西部地区各族人民群众早日享受到与全国大体相当的社会保障水平。在此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西部地区自身财力,加大中央财政补充力度,支持西部地区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特别是要加快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步伐可以比全国其他地方更快一些,争取在西藏、新疆等地率先实现全覆盖。”他强调,要加快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和游牧民定居工程实施力度。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巩固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扩大覆盖范围,逐步提高筹资水平和政府补助标准。抓好地方病防治,扶持民族医药发展。□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