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评论:在超越“两难”中迎接“十二五”

2010年12月13日 09:14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备受关注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是在一个形势相当复杂的年度召开的会议,也是一场为“十二五”开局定下基调的会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次会议,在总结过去一年所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清晰地指出了下一年度经济工作中的突出矛盾与问题。这些矛盾与冲突,很现实地摆在面前,也很有可能成为制约“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的主要因素。

  总体而言,未来宏观经济运行仍将面临相当复杂的形势。比如,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基础不牢固,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改善民生任务艰巨,通胀形势严峻。这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交织,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性问题并存,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互联,所谓“两难”之说,症结正在于此。

  “十二五”要想有一个好的开局,乃至未来五年的经济运行有一个平稳的态势,中国经济必须超越“两难”。超越不是刻意忽视,或者回避难题。超越是希冀在直面难题的过程中,跳出纠结状态,顺势而为,果断作为。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明年工作提出了六项任务,具体包括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推进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经济发展协调性和竞争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拓展国际经济合作空间,等等。仔细梳理2011年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可以发现,这些任务其实内在逻辑相通——中央在布局来年工作的过程中,已将超越“两难”的思想嵌入其中。

  在上述任务中,“两难”命题实不少见。比如,稳增长与抑通胀、调结构之间,就被普遍认为是非常纠结的命题;又如,扩内需与收入分配的现状也构成了一对矛盾;再如,改革的需求与改革的成效,以及改革的愿望与不到位的改革顶层设计之间,同样也存在着深刻的矛盾。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这段阐述,明显就是针对稳增长与抑通胀、调结构间的矛盾问题。

  现在的战略逻辑已经清晰,那就是要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这样的逻辑之下,未来的经济发展速度可能有所放缓。中央甚至直接以“切不可盲目追求高速度”,来表达抑通胀、调结构在来年工作中的重要性,来表达更加注重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决心。此次会议还特别提醒,坚决防止借“十二五”时期开局盲目铺摊子、上项目,这是一个更具体的警告。

  显然,这样的战略方案,就是试图超越“两难”的选择。稳增长是重要的,其重要目标是保就业,没有就业就难言民生。但是,仅有速度的路子已经走不下去,因此必须调结构。在某种意义上,两者是统一的,调结构暗含在增长的内涵中。同样,在严峻的通胀形势面前,货币政策走向稳健、“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成为必须之选。

  在调结构的大目标下,调整优化需求结构、增强消费拉动力、重点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条件、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成为重点目标。扩内需的关键,在于民众有钱花,还有意愿花——后者自然是个伪命题,关键还是要解决民众的消费能力问题。而这个问题,跟当前的收入分配现状确实存在着矛盾。增加普通民众收入,要靠整体经济的不断发展,也要靠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靠城镇化的推进,要靠公共服务的改善等。在这个“两难”命题中,充分体现了短期问题与长期问题纠结在一起的特点,解决难题的关键,是系统性发力。

  毫无疑问,中国经济的未来,仍然倚赖不断深化的改革。中国在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之后,加大改革攻坚力度,且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仍然是十分迫切的任务。但要看到,改革愿望与改革顶层设计之间,常常不相匹配,有规划却缺少实际的操作措施。

  同时,更要看到,一些既得利益群体已足够强势,甚至刻意阻止改革,其中一些人从先前改革的支持者转变为反对者,成为绊脚石,阻碍社会进步;或是进行伪改革,借改革之名牟取私利。这表明,中国经济要超越“两难”,在整体改革问题上要有更鲜明的态度与方略。改革需要动力,更需要智慧。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