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22日电 中新网财经频道获悉,4月18日,《中国经济学年鉴2010》出版发布会暨2011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在发言时指出,劳动力相对紧张或者劳动力出现短缺的情况,是今年的挑战同时也是对中国经济增长长期的挑战。
同时,盛毅还从具体的两个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他解释说:我们到东部地区包括上海、苏州和东莞做了调研,当地确实劳动力紧张、招工很难。从政府到企业的判断是必须将企业向东西部转移,必须向劳动力丰富地区转移。
举例来说,四川富士康有两万多人在培训,打算去年年底上班,但是由于劳动力紧张,就说这边的项目没有准备好,把那些人留在深圳。中西部地区现在也有这种情况,四川省最近两年,包括台湾人保、富士康、联想、戴尔,在四川发展非常快,富士康的项目全部峻工以后,大概用工要达到40万人左右,电子信息的产值,代工的产值将达到六千多亿。英特尔现在用工规模不是很大,但是像富士康、台湾人保、联想、戴尔代工的产值很大,现在四川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只有四千亿,而富士康两三年就承诺达到六千亿的水平。
其次,公司的产品成本上升很快,三、五年之后又是一个趋势,现在公司成本上升过快的压力下,可能之后这些企业会向其他地区转移。很多资料显示,印度和越南的劳动力成本比我们低得多,工资是我们的1/3或者1/2。虽然这些地区条件还不是很好,但是几年间他们成长了,像这类代工企业用工也会减少。
此外,盛毅还指出,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果是长期解决就业的重要领域的话,对这类产业的收入分配、劳动力工资怎么进行调整,我想应该加快研究和思考。(中新网财经频道)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