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政企分离促发展 改革激活海南农垦

2011年09月19日 14:17 来源:央视网-经济半小时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海南农垦创建于1952年1月,拥有海南省四分之一的土地、八分之一的人口,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和最大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这个拥有丰富资源的农垦基地曾经被称为我国农业领域的计划经济堡垒,不光发展迟缓,而且内部矛盾尖锐,甚至影响到了海南的稳定。就在今年年初,以农垦基地为主体的海南橡胶正式上市,完成了政企分开的华丽转身。这个变化是怎样完成的呢?

  一、出乎意料的退场

  1980年,海南农垦八一总场周边毗邻的87个自然村、1.4万人口就地并入邻近的农场,以“并场队”的身份享受到了当时比农村更有保障的农场生活。这首歌是对当时海南农垦人热火朝天般的工作热情的真实写照,在那时的海南人心中,海南农垦一直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只要加入海南农垦就有饱饭吃,就有好日子过。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20多年后的海南农垦却呈现出另外一番景象。

  2006年,一场要求“退场”的风波席卷海南农垦。26年前拿着镰刀和锄头欢天喜地走进农垦农场的农民如今纷纷要求脱离海南农垦,拿回自己的土地。

  大沟村村委会主任符国旺说,最激烈的时候可以说每天都再闹矛盾,互相争吵

  海南农垦八一总场场长罗永华告诉记者,他在这个橡胶园里面贴上一个还我祖宗地,写上这个牌子,是某某村庄所有,某某祖宗所有,所以以这样的理由封胶。

  退场风波让时任八一农场场长的罗永华始料不及,心里的落差和对于农场未来的担忧让他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

  罗永华告诉记者,当时的生产、生活秩序在八一已经乱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曾经以农垦为豪的并场农民,要强行离开农场呢?

  每天一大早,谢小珍便要挑着胶桶来到胶林割胶了。每棵胶树转圈割上一刀,每天割一千刀,然后再用胶桶把每棵胶树流出来的胶水收集到一起上缴,这就是作为农垦农场胶工的谢小珍20年来每天的生活。记者了解到,她和丈夫俩人都是海南农垦八一农场的胶工,每天十几个小时割胶的工作是他们全家唯一的生活来源。

  谢小珍说,每天时间工作差不多有12个小时。她回忆道,在80年代初期刚刚并入海南农垦农场的时候,作为农场的胶工相对于社会上的农民收入还算是不错的,但是到了2000年后,情况就发生了逆转。当社会上的物价、工资都在上涨的时候,作为农垦胶工的收入增长远远跟不上前述两者的涨幅。周边有的农民只靠300株胶树每年就可收入2、3万元,而自己那时和丈夫守着两千株胶树卯足了劲干下来,两个人一年的工资加在一起也不过一万来块钱,原本富足的生活又变得拮据起来。

  谢小珍告诉记者,由于当时海南农垦胶园实行的是联产计酬的管理机制,胶工的工资与工作量关联度不大,就算自己负责的胶林产量提高几倍,每个月还是只能挣到几百块钱,因此自己的工作积极性也并不高。除此之外,记者还了解到,海南农垦冗杂的管理机构和体制也是造成胶工收入不高的重要原因。

  罗永华告诉记者,一个胶工的背后是几个管理人员。所以他胶工的工资怎么会高呢,管理人员拿掉了大部分管理的费用,给到职工的劳务报酬只是微小的一部分,所以说,它的生产力没有办法提高的。

  胶工收入提不上去,干多干少差不多,这使得胶工割胶护胶的积极性大打折扣。谢小珍回忆说,由于当时农垦的胶林同周边农户的胶林犬牙交错,部分农户到农垦偷盗橡胶的事情时有发生,而许多胶工由于看到自己的收入与所负责胶林的产量关联度不大,因此能不管就不管了。

  谢小珍告诉记者,她们那边也是,农场就是干不过来,有人来打,来抢,硬抢的。

  海南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王一新说,一方面是外边的很多人会到农垦的胶园里来偷割橡胶,胶工觉得胶园跟自己没有多大关系,不是特别关心。另一方面的话,不排除甚至还有一些胶工,自己参与到了偷胶卖胶的过程中去。把胶自己拿出去卖了,这样的话他的收入就上去了。

  据统计,在2000年前后,海南农垦农场的亏损面积达到64%,负债率达到70.4%,而到了2006年,海南农垦对海南全省GDP的贡献比重已经从1988年的33%下滑到7%。生产力严重落后,社会负担却极其沉重。曾经的海南农垦有各类学校500多所,医院近100所,公安派出所90多个,垦区内的水电路等各项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治安、民政开支全部由农垦承担,每年垦区的社会负担开支达十多亿元。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