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地沟油折射监管漏洞 治理需立法更需执法

2011年09月20日 09:52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地沟油等食品安全问题是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单靠一两个具体措施不可能完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单靠一两部法也无法完全解决,而必须由多部法律构筑一个体系

  日前,公安部破获一起特大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这让一条集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零售等六大环节的地沟油黑色产业链浮现。业内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从餐厨垃圾中提炼1吨地沟油,成本仅300元左右。“掏油人”看似不起眼,实际平均掏一桶油能挣七八十元。经提炼,即使按食用油市场价格的一半出售,每月也能赚1万多元。

  而一位接近“掏油人”的人士也曾在与《国际金融报》记者聊天中透露,认识某“掏油人”,一个月能卖出20吨地沟油。众所周知,地沟油问题已经不是第一次暴露在公众面前,虽然多部门重拳频出,但地沟油“阴魂不散”,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检测技术不健全

  据记者了解,检测标准的漏洞确实给了地沟油蒙混过关的机会。以现行的国家强制性标准2716-2005《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为例,食用油检验通常都是检验酸价、苯并芘、农药残留等9项指标。但如果仅检验这9项,“地沟油”也很容易合格。

  虽然知道市场上流有地沟油,但是如何分辨地沟油却是一道难题。网上流传甚广的一种方法是“望闻问切”,通过辨别油的颜色、气味等分辨油的好坏。但是这一方法在专家看来,很不可行的。

  “‘望闻问切’的方法没什么作用的,生产地沟油的厂家能够把颜色、味道等特征弄得以假乱真。”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对记者表示,地沟油检测最重要是油脂含量,但目前中国在这方面的标准还不完善。

  罗云波告诉记者,“目前,关于地沟油辨别的标准,虽已确定了几个指标,但还不完善,地沟油和正常的食用油的区别还检测不出来。”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卫生部正全力组织科研攻关研究鉴别地沟油检验方法,并组建了包括油脂加工、食品安全、卫生检验、化学分析等领域权威专家和相关机构在内的检验方法论证专家组,对相关技术机构研发的检验方法进行科学论证。

  多头管变“都不管”

  当然,在业内人士看来,地沟油检测标准的缺失并不是地沟油大量出现在餐桌之上的主要原因。一位上海法律界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与其他食品安全问题一样,地沟油问题久拖不决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体制不合理带来的监管漏洞。

  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国对地沟油的监管实际涉及多个部门,包括卫生、质量监督、工商管理、环保、市政、城管、公安等。依据现有法律法规,地沟油在生产环节属于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管理;进入餐馆则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查处,因其有吊销餐饮服务许可证权力;流通环节属工商部门管辖;餐厨垃圾回收归口市政部门。只有最后形成公共安全威胁才涉及公安部门。这一原本多头监管的对象,反而因部门相互推诿,成为了“都不管”地带。

  罗云认为,食品安全的监管没有一个最佳模式,只能是根据自己的国情而定,而中国的国情是人口多、饮食习惯复杂,且经济发展水平也较低、人口素质参差不齐,在这种情况下,监管是最难的。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种卿】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