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工资协商推广10余年效果不彰 法规缺乏可操作性

2011年09月20日 17:20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在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适用,是普通劳动者实现“涨工资”愿望的法定程序,也是建立和谐劳资关系的有效途径。但在我国,一些地方和企业实行这一制度还有一定的阻力。

  有的企业困难多,有的老板“心太黑”

  工资集体协商的核心内容是企业效益与职工工资挂钩,通过劳资双方平等协商,使职工工资增长与企业效益增长相适应。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日前在调查采访中发现,我国推行这一制度十多年了,但由于相关法规比较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因而效果不彰。

  记者在珠三角地区采访时,一家制鞋厂老板大倒苦水:厂子靠给人代工生存,一双鞋只能赚3元加工费,再涨工资那就得关门了。

  据他说,厂子每天至少生产800双鞋才能保本,每个工人月工资1500元,眼下开工不足,每双鞋人力成本已超过预算,厂子处在亏本边缘。

  佛山市纺织行业协会秘书长吴浩亮说,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佛山相关企业出现困难,多项成本上升,利润缩水明显。

  但是,也有企业效益好却不给工人“涨工资”。记者在深圳采访时,一家企业主公然表示:“办厂资金是我出的,投资风险是我扛的,我赚多少钱,同你们没关系,凭什么同我分享?”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有的企业表面上实行工资集体协商,但实际上隐瞒企业真实经营状况,将当地法定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协商工资的“参照”,因而起点太低,达不到工资协商的实际效果。

  例如,深圳市总工会曾向富士康发出集体谈判的要约,但富士康对工资增长一直避而不谈。该公司一名负责人表示,富士康的国际客户在下订单之前,已经把所有的成本都算得清清楚楚,他们参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做出人工成本。

  据工会干部反映,一些大型企业,职工和高管的收入差距很大,已经超出了通过集体协商可以调整的范畴。这些企业的分公司根本不同当地工会照面,工会人员甚至连分公司大门都进不去,如何进行协商?

  劳资信息不对称,工会腰杆不够硬

  在深圳的一家日资五金生产企业,劳资双方共进行了八轮谈判才达成协议。

  这家企业工会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经营良好,规模逐年扩大,当他们向老板提出“涨工资”要求时,老板却声称“年年都在亏损”。由于企业不肯提供真实财务报表和盈利情况,因而员工们谈判时十分被动。

  后来,员工们想了很多办法,自发统计每天的生产量、销售量,得到相关信息,以此证明企业盈利,这才争取到一些权益。

  由于劳资双方信息不对称,工人们谈判时拿不出财务数据,成了谈判中的一个“短板”。

  深圳市总工会副主席王同信认为,企业工会负责人对工资集体协商作精心准备,对劳资问题作专题分析,形成合理的对策建议,以理服人,取舍有度,是推进这一制度实施的重要环节。

  然而,实际工作中,工会干部有很多苦衷。“没牙的老虎”“黄连树下弹琵琶——苦中作乐”,谈起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难处,一些基层工会干部反映,关系不顺、说话不硬,是最大的障碍。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秦辰】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