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非洲为被“误读”的中国投资“正名”

2011年09月28日 11: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北京9月28日电 题:非洲为被“误读”的中国投资“正名”

  作者 吴旭 李夏君

  尼日利亚留学生约翰·巴卡雷来中国学习虽然只有短短的三个星期,但对周围的环境已不感到陌生,因为在尼日利亚的时候他就是“吃中国菜、骑中国生产的摩托车、坐中国投资建设的铁路……”。他的朋友还曾在中国的工厂里工作。约翰2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正是在亲身感受了中国的种种之后自己才萌生了留学中国的念头。

  其实,在非洲像约翰这样的人有很多。近年来,中国企业纷纷在广袤的非洲大陆投资建设工厂、公路、港口、机场和民宅小区,同时帮助非洲国家引进技术人才,吸引外国投资,增强当地制造业独立生产的能力。这不但逐渐满足了非洲人民的生活需求,还使越来越多的产品被贴上“非洲制造”的标签运往欧洲。

  但就在像约翰这样普普通通的非洲民众不断受益的同时,中国一直对非洲不带任何条件的投资和援助却也引起了一些“传统势力”的不安。有关中国对非洲投资的“自然资源掠夺论”、“政治红利论”和“入侵非洲经济论”时常在西方媒体上闪现,为蓬勃发展的中非经贸合作涂抹上一层暗色。

  非洲开发银行日前出版了专著《中国与非洲:致力于发展的新型伙伴关系》,为被“误读”的中国投资“鸣冤”。该书汇集了三名经济学家对中国企业在非洲发展和中非合作情况的研究成果,全面肯定了中国投资给非洲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非洲开发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穆萨利•恩库贝在新书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并没有通过与西方传统的投资者进行所谓的“恶性竞争”,更没有因此给非洲众多发展中经济体带来麻烦,相反中国在基础设施和技术知识领域方面的投资使非洲国家受益匪浅。

  该书作者之一、非洲开发银行经济学家理查德•希尔也指出,外界对中国在非洲的投资方式存在误读,认为中国在非洲取代了别人的位置,实际上中国与西方传统投资者的关系是互补的。西方国家侧重为非洲国家的政府提供预算支持,中国则愿意帮助非洲35个国家建设基础设施。

  其实,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不仅受到了非洲开发银行的认可,同时还得到了非洲当地国家的欢迎。肯尼亚《民族报》报道称,中国和非洲的合作是互利的——非洲是中国海外投资的“新热土”、中国也为非洲提供了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刚果(金)《金沙萨潜力报》报道指出,中国愿意在非洲慷慨解囊,非洲也愿意向中国抛出“橄榄枝”,因为中国已经成为非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引擎,帮助非洲在最急需的领域取得发展。(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秦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