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蒙牛“辟谣”购惠氏 竞购被指“蛇吞象”

2011年10月27日 07:17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相较于中国企业,外资乳企更看好跨国性企业,仅这一条就可将蒙牛排除在外。加之蒙牛市场经验相对欠缺,即使竞购成功,蒙牛也很难有能力将惠氏的业务融入到自身业务中

  国内乳业巨头蒙牛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针对“中粮控股的国内乳业巨头蒙牛计划参与竞购辉瑞旗下婴儿营养品业务惠氏奶粉”的传闻,蒙牛集团日前发布官方声明称:“本公司董事会特此说明截至本公告日期,本公司并未与辉瑞公司人士直接洽商该项收购事宜,现时对于该项收购亦未有任何实际安排或计划。”

  “收购本就意义不大。”10月26日,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宋亮对记者分析,因为即使实现收购,蒙牛在国内婴儿配方奶粉市场上的影响力也难及美赞臣及多美滋等国外品牌,且能否将惠氏真正融入蒙牛集团也存在疑问。

  市场闹剧?

  惠氏奶粉是跨国制药巨头辉瑞旗下的一家婴幼儿配方奶粉公司。早在今年7月,辉瑞就曾宣布,因“业务结构优化”和“为股东取得更大的利益”,意欲将惠氏从集团的业务中剥离出来。

  雀巢、联合利华等企业本是最大的“热门人选”,但《金融时报》却在惠氏奶粉竞购者的名单中加上了“一匹黑马”的名字——蒙牛。《金融时报》日前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蒙牛正与辉瑞谈判,计划斥资100亿美元收购辉瑞旗下婴幼儿配方奶粉公司惠氏。《金融时报》还称,“交易最快可能于下个月完成。”

  然而,这则消息很快遭到蒙牛方面的辟谣。实际上,市场人士也不看好蒙牛的收购,因为这更像是一起“蛇吞象”的闹剧。在资金方面,贵为国内最赚钱乳企的蒙牛在资本市场中的市值才60亿美元左右(据最新股价),远低于100亿美元的惠氏奶粉的估价。

  “相较于中国企业,外资乳企更看好跨国性企业,仅这一条就可将蒙牛排除在外。加之蒙牛市场经验相对欠缺,即使竞购成功,蒙牛也很难有能力将惠氏的业务融入到自身业务中。”宋亮称,此外,惠氏还有保健品、医疗设施等业务,在品牌影响力上更胜蒙牛一筹,一旦竞购成功,如何让“蒙惠”概念深入消费者内心,也是难题。

  实际上,在蒙牛之前,不是没有“蛇吞象”的前车之鉴。去年年初,吉利曾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过沃尔沃,但沃尔沃三季度数据显示,其运营亏损仍有1.16亿美元。

  先得自强

  尽管收购被指“蛇吞象”,但对于蒙牛来说,惠氏的确存在不小的吸引力。蒙牛集团在声明中强调:“(惠氏出售)这将会是奶品行业中一件备受注目的事情,而本集团也会与其他乳制品公司一样,密切留意事情的发展。若日后本公司决定参与该项收购并与辉瑞公司正式开展商谈或协议,公司当遵守《上市规则》的一切规定。”

  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辉瑞仅拆售惠氏的中国业务,蒙牛就有可能参与收购。因为蒙牛的主要业务是液体奶、冰淇淋、奶粉及奶酪等其他乳制品,惠氏的中国业务是对蒙牛很好的补充,能帮助其实现进入全球乳业前十的战略目标。

  事实上,不仅蒙牛,包括雀巢、美赞臣、达能及雅培在内的全球四大品牌都有意竞购惠氏。宋亮表示,惠氏需要保持其业务在世界各地的独立性,因此不可能被联合收购,只能整体卖出,而目前最有可能的买家是雀巢或美赞臣。

  “反观国内乳业,应走‘先奶源、后市场’的道路,在奶源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国外奶源配合国内市场的模式,多收购一些有资源优势的企业,以原料为起点,只有在做强自身的基础上才能向国际市场实现扩张,否则也只是‘望梅止渴’。”宋亮说。

  记者 史燕君 实习生 胡哲 发自上海 《 国际金融报 》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