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东南亚洪灾肆虐推高粮价 食品通胀恐卷土重来

2011年10月27日 10:03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今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粮食供应状况得到改善,全球食品通胀有所下行,但泰国洪灾等突发性灾难事件恐令稍有缓和的食品通胀卷土重来。与此同时,中国还应密切关注国际粮价动态,尽量减少国际投机资金对大宗商品价格炒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记者张环目前,全球超过一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作为全球最大的稻米出口国,泰国大米出口价格一直被作为国际市场大米价格的标尺。然而,一场五十年难遇的席卷东南亚的热带风暴已造成泰国境内大片良田被淹。据该国农业官员透露,已有大约100万公顷的稻田受灾,约占总面积的10%。而伴随灾情的继续,形势将更为严峻。更严重的是,邻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地区都不同程度地遭受洪水侵袭,整个东南亚重要的稻米产区岌岌可危。泰国最大的稻米出口商预计,如灾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国际大米价格很可能在年底前飙升20%,至每吨750美元的高位。

  就东南亚洪灾对国际粮价影响,是否推高全球食品通胀等问题,10月26日与本报记者连线的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分析师王家强认为,洪灾令泰国大米产量大幅度缩水,必将破坏此前的供求关系,加上国际投机资金的炒作,势必推高大米价格。因此,洪灾将导致泰国国内通胀压力上升,预计国际粮价也会因此上扬,直至泰国通过灾后重建恢复稻米产能。而今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粮食供应状况得到改善,全球食品通胀有所下行,但泰国洪灾等突发性灾难事件恐令稍有缓和的食品通胀卷土重来。与此同时,他提醒道,中国还应密切关注国际粮价动态,尽量减少国际投机资金对大宗商品价格炒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泰国是全球最大的稻米出口国,出口量占全球出口总量的31%,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洪灾前,泰国政府曾预计今年稻米产量有望实现3.3%的涨幅,创出2500万吨的历史最好成绩。然而,自7月份以来的持续强降雨天气已让泰国大约三分之一的陆地被淹,且该国气象部门警告称,强降雨天气还将持续四到六周,洪灾损失恐将进一步扩大。泰国政府也因此将预计的2500万吨目标产量降至2100万吨。王家强认为,尽管泰国稻米减产严重,但如泰国大米出口商协会所预计,今年该国大米出口量可能下降30%,至700万吨~750万吨,这一数字使得国内爆发粮食短缺等人道主义灾难的可能性并不大,即便灾区出现大米短缺,泰国政府也会采取大米出口管制等措施应对。

  尽管如此,泰国粮食减产的消息让周边国家分外紧张。印度尼西亚财长此前甚至发出警告称泰国洪灾可能引发粮食危机,并宣布该国政府已经调拨3万亿印尼盾(约合3.38亿美元)的应急资金以确保本国粮食安全。“事实上,粮食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并不大,但国内粮食价格上涨,进而加剧泰国国内通胀压力却已成为大概率事件,这反而有利于英拉政府推行粮食新政。”王家强分析认为。此前,英拉组建的新政府为了兑现竞选承诺,保证农户收入,规定将普通白米稻谷最低保护价提高到每吨1.5万泰铢,高出当时市场价约40%。如今,为了弥补受灾农民损失,泰国政府虽进一步提高了收购价,但水涨船高的稻米市场价格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巨大的财政补贴。

  从全球供给层面来看,王家强认为,稻米会在今后数月间维持供不应求的局面,对国际粮价的走高势必形成支撑,很可能令刚有缓和的食品通胀卷土重来。事实上,除泰国外,如越南、柬埔寨等国也受灾严重。有消息称,越南政府已将2011年大米出口量预估从750万吨稍稍调降至约700万吨,而由于种植面积下降,未来几个月南美的大米出口量也将下降。与此同时,虽然目前印度大米价格低廉,成为国际买家的“新宠”,但由于印度也面临物价不断上涨的压力,对粮食消费需求较为旺盛且没有弹性,其可供出口的稻米不可能对泰国形成替代,且未来12个月大米的潜在需求将高于供给,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的洪灾持续时间拉长并影响到下一种植季节,情况将更加严重。“因此,从总体上看,今年年底至明年年初,大米价格将持续高位运行,直到东南亚稻米种植恢复正常,届时,仅泰国的稻米年出口量就将迅速回升至1200万吨的水平。”王家强告诉记者。

  此外,从影响力来看,与美国早先的旱灾相比,本次洪灾的影响范围也要略微大一些。美国干旱对农牧业的影响程度大概在数十亿美元规模,对大宗商品价格而言,美国出口农产品主要集中在玉米、小麦、稻米等,结构相对分散,而泰国农产品则主要集中在稻米上,所以预计本次洪灾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推动力更强。

  <作者>=张环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