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中国城镇化发展快速 资源环境问题已不容忽视

2011年11月07日 16: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1月7日电 北京论坛(2011)城市分论坛:“城市转型与人类未来”于11月4日在钓鱼台国宾馆俱乐部多功能厅举行。与会专家指出,在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道路上,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大问题,这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国城市增长的可持续性问题。

  中新网生活频道从会上获悉,北京大学李国平教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隋殿志教授分别主持了论坛的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主要关注中国城市增长方式和空间格局变动,下半部分主要关注中国城市经济增长过程中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问题,共有来自中、美、日三国的七位著名专家作了演讲。

  北京大学的杨开忠教授首先作了题为《中国城镇化模式的转变》的演讲。杨教授认为,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最根本的特征在于其不平衡性,这不仅表现在城市化过程中土地扩张快于人口迁移,也表现在中心城市发展远快于边缘城市,还表现在沿海城市发展远快于中西部城市。形成上述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独特的生产要素驱动,即初级要素高度丰裕和高资本积累率并存,其机理主要是外向型经济导致中国区域经济的沿海化和城镇发展的分散化。中国需要转向健康的城镇化,这就要求政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适应资源环境的约束、转向内需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来自日本的著名学者曾道智在其《空间失调与城市转型问题》的演讲中,基于一个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对杨开忠教授的观点做出了很好的诠释,对我们理解当前中国城市空间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魏后凯作了《关于中国城市转型的一个多维视角的分析》的演讲。魏教授认为城市转型是指城市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发生重大的变化和转折,它是一种多领域、多方面、多层次、多视角的综合转型。过去,中国城市大多走的是一条以高增长、高消耗、高排放、高扩张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道路,在这种粗放型发展模式下,中国城市发展出现了无序和低效开发、城乡区域发展失调、社会发展失衡等诸多弊端,显然这是不可持续的。当前,中国城市发展正处于加速转型和全面转型的新阶段,必须尽快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全面转型,建立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和谐有序的新型科学发展模式,走集约、创新、融合、和谐、绿色、特色发展之路。

  在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道路上,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大问题,这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国城市增长的可持续性问题。为此,来自中科院的石敏俊教授、南开大学的郝寿义教授、美国Georgia大学的Rice教授和东西方研究中心华裔经济学家张中祥都针对中国城市增长过程中的环境变化和低碳经济问题作了重要阐述。

  石敏俊教授认为,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劳动力迁移大军和经济活动向城市地区的集聚给中国城市资源和环境污染等方面带来了巨大挑战,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问题。基于环境健康指数、资源节约型经济、低碳经济和生态宜居性等指标,曾教授认为中国绿色城市的前10名为威海、烟台、绵阳、扬州、厦门、芜湖、大连、绍兴、深圳和昆明等。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在绿色城市指数和环境健康指数排名中均居第15位,在生态宜居指标方面排名第三,但在资源节约指数和低碳发展指数两项指标中均排在20位之后。

  张中祥研究员认为,中国欲实现2020年的碳排放目标,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在制定低碳发展目标时间一定要关注其紧迫性和可行性。在此过程,经济增长给碳排放目标带来的压力要远大于关于能源或碳强度等方面的压力。郝寿义教授以天津市为例,对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问题作了详尽的阐述,郝教授认为低碳城市指标的设计是低碳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基础,但能否落实低碳城市的规划也是需要考虑的重大问题。政府、企业和公众关系的处理是低碳城市规划实施的关键,但需要注意的是,归根结底,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的实质是理念的变化。美国学者Jennifer L. Rice基于美国低碳城市建设的经验,针对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政策提出了若干建议,她认为美国地方政府积极参与低碳城市建设、注重经济刺激、健全相关法规和鼓励自觉低碳生活方式等方面值得借鉴,而如何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经济增长的同时,提高地方政府建设未来低碳城市的能力,是中美两国在减排道路上均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会后,专家们与其他与会人员热心地交谈,大多数专家都认为中国城市增长转型和低碳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紧迫性,但中国很有可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从而为世界的繁荣与稳定做出重要贡献。(中新网生活频道)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相关新闻: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