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评论:食品标准不能“内外有别”

2011年11月24日 08:34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速冻食品龙头企业近期集体“沦陷”,思念、湾仔码头、三全水饺先后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思念食品有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按照国家目前的食品安全卫生标准,水饺中确实不得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但是按照新的即将生效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被检出有问题的水饺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是达标的。这一表态引发公众对速冻食品标准“开倒车”和被企业绑架的质疑。

  数据显示,多年以来我国食品出口合格率均保持在99.8%以上,而内销食品在“多年整顿”的背景下,合格率却只有90%左右。虽然只有九个百分点的差距,但却暴露出食品安全标准“内外有别”的尴尬。据了解,我国食品安全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比例仅为23%。近年来,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不少演化为标准之争,涉及国家标准大大低于国际标准、内外标准有别等问题。

  长久以来,中国食品以质优、味美、价廉满足了全世界众多消费者对美食的追求。然而,内销食品的安全则是另一番状况:染色馒头、牛奶中发现三聚氰胺,罐头中添加剂超标,就连面粉中也被加入了增白剂……近年来,还接连出现一些食品在海外被发现存在安全隐患,而在国内却“安全”的事件。

  食品标准内外有别,一方面对某些国家而言犹如“技术壁垒”,是保护自己国家产业的“利器”,如我国企业生产的乳制品很难进入欧盟、美国等标准严格的市场。另一方面,在国内宽泛标准产生的“洼地”效应下,一些在国外被认定为“不合格”的洋食品,却能堂而皇之地进入我国市场。

  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背后,是我国食品管理存在标准质量不高、滞后问题。我国的《标准化法》1989年开始实施,形势早已发生变化,标准化法修订工作开展近十年,目前新法仍未出台。《标准化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标准实施后,制定标准的部门应当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适时进行复审。标准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五年。遗憾的是,有些标准长期‘原地踏步’,甚至二三十年不变,不但给一些造假企业钻空子提供了可能,也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甚至国家形象。

  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今天,食品安全不再内外有别,已成为国人最为迫切的要求。这既是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负责,也是我国参与世界经济分工的需要。当务之急是标准的制定应该去掉企业的声音,由国家层面组织有公信力的业界专家等参与,过程要公开透明。

  孙瑞灼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