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上一页 代表委员议实体经济发展路径 税负重等瓶颈待解(3)

2012年03月12日 09:36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0)

  其实,纵观美国、德国的工业化历史,其制造业的领先地位得益于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而自主创新的背后则是尊重创造、鼓励创造的社会氛围。全国政协委员、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杨先明不无担忧地表示,“目前,社会上热衷从政的趋向不利于科技发展,不利于制造业对人才和其他社会资源的吸纳和利用。”

  杨先明认为,营造尊重知识和劳动、崇尚科技和创造的社会氛围刻不容缓,尤其要在全社会促成 “鼓励冒险,容忍失败,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文化,只有这样,在制造业企业中促进形成“人人钻研技术、个个争当能手”的风气,才能让更多企业家服务于我国制造业。

  瓶颈之五:多道门槛有碍公平

  “要搞实体经济,没有三头六臂可不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海滨深有感触地说,数不清的“审批槛”、“政策槛”导致发展实体经济步履维艰。以企业创新产品为例,需要经历“无数次”专家评审,平时还要面临数不清的检查及各种许可证审批。

  有一年,几位外商来到二七厂洽谈项目,不巧那天所有领导倾巢出动应付“上头”的检查去了。只得让外商空等了一上午。下午,见到李海滨,颇为费解的外商们问他:“中国企业到底有多少需要审批的内容?”李海滨苦笑了一下,回身在黑板上一口气写了八条每年必须的例行检查:环境体系认证、安全生产体系认证、安全生产达标、项目管理认证、国家地区质量安全大检查等等。

  “大量工程技术人员把过多经历用在应对检查评比上了,消耗了他们专注主业的精力和能力。”李海滨无奈地表示。

  影响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另一个原因,是“择优扶强”的政策。李海滨发现,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在扶持政策上偏向一流大企业,而忽视了二流企业,使“强的更强、弱的更弱”。“孰不知,在工业发达国家,许多新技术都是二流甚至三流企业创造的。比如广泛使用的数码相机,就是当年的‘二流企业’卡西欧公司首创。那时候的‘大佬’柯达公司也早已发明了数码相机技术,但他们封存了,后来别的企业开始量产,占领了市场,柯达已经赶不上了。”

  “越是企业弱小,政府越需要从政策上去支持它,这样才能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也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李海滨说。(本报北京3月11日电)

  本报记者 赵翔 于宛尼 沈刚

【编辑:王晔君】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