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钢铁生产几乎全面亏损 微利时代钢企如何求生?

2012年03月26日 09:59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2011年的四季度,钢铁行业似乎在重蹈2008年下半年的覆辙:需求萎缩,钢价下跌,利润下滑,钢铁生产主业几乎陷入全面亏损。而且,这次危局面临的考验比2008年更多:钢铁产能更大了,原燃料价格更高了,资源环境约束更强了。据中钢协信息显示,今年1月份全行业的亏损状况比2011年12月份更严重。

  记者近日走进河北钢铁集团公司,看这家既有国际一流生产高档产品的生产线、又有着众多生产普通产品的生产线;既有5000万吨的庞大产能、又在利润率上苦苦挣扎的企业,在逆境中如何应变和调整。

  1.控制产能:“十二五”不再增加一吨产能

  在河北钢铁集团生产经营一线的采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词是“利润”。集团市场部负责人介绍,他们每周要公布利润排行榜,令各分公司盈利情况一目了然。集团邯钢公司的调度主任任志刚说,产得多不一定赚得多,要以效益最大化为原则组织生产。销售总公司负责人说,现在接订单不图量,而是图利润图效益。

  的确,“微利时代”,利润为王。在河北钢铁集团,“微利”直接导致以销定产这一钢铁企业传统的生产组织原则,逐渐被以利润定产取代。

  不盲目追求产量,是以利润定产的直观表现。当前,多数钢材产品市场价格长期在成本线上下徘徊,钢厂卖得出产品也不代表能赚钱。去年10月26日,邯钢,这个河北钢铁集团的主力钢厂就主动把应该在12月底检修的一座3200立方米高炉,提前两个月进行检修,这样便可每天减产8000吨,用以应对市场波动和钢价下跌,至年末才重新恢复生产。“不是没有订单,而是因为没有利润主动放弃了一部分订单,1月份虽然所有高炉都开动生产,但生产计划仍旧比去年同期减少了5万吨。”任志刚介绍。

  其实,早在3年前河北钢铁集团成立之初,以效益为主导的思路就已经确立。董事长王义芳回忆说:“集团一成立就是国内产能最大的钢铁企业,可我们却从来不敢称‘老大’,原因就在于我们大都是低效益产能,产品档次又不高、效益又不好,不能称为‘老大’。”

  “集团决策层意识到,不能再走靠扩大规模赚钱的老路,否则,生产越多,亏损越多,赔钱赚吆喝,白忙活一场。”王义芳说。2011年,河北钢铁集团正式提出,“十二五”期间将“不增加一吨产能”。

  在石钢公司三轧厂车间,工人师傅告诉记者,这里曾经是年产94万吨的普钢生产线,是有名的“亚洲示范工厂”。即便如此,为了配合企业产品结构调整,该厂还是全部转为特钢生产,产量虽不如前,但效益却大大高于从前。

  “分析当前的利润严冬,供求失衡是最主要原因。”王义芳说。他认为,严重的结构性产能过剩导致这种情况短期内不会得到根本改善。“我们除了要有长期过紧日子的思想准备外,更重要的是学会差异化竞争,提升服务水平,以期在产能过剩的大环境中生存下去。”王义芳说。

  2.调整结构:走专业化、精品化、差异化竞争之路

  在石钢公司三轧厂的隔壁,一条银亮钢材生产线正在紧张调试。“将来这里可以生产几十种不同规格的银亮钢材,经过表面抛光处理,每吨价格能提高1000多元。”河北钢铁集团特钢销售公司副经理宋一兵介绍说。

  其实,集团成立3年多来,就一直致力于产品结构调整。成立之初,河北钢铁集团的产品中,“大路货”占据半壁江山,集团旗下钢铁类子公司纷纷被逼进微利格局。经过不断调整,河北钢铁集团先后有10余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累计开发X100管线钢、HBW1000无取向电工钢等新产品469个,高附加值的品种钢比例超过60%,其中高附加值的汽车板批量出口到欧洲市场。仅河北钢铁技术研究总院刚刚验收的6项产品开发项目,就已经生产4万多吨的品种钢,为集团带来效益475万元。

  任志刚告诉记者,仅2011年,邯钢新产品产量达到245万吨,同比增长33.9%,增创效益1.37亿元。

  “很长一段时间,业内对转型升级的理解并不清晰,但近几年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除了要推进节能环保外,就是要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产品质量升级,而且转型升级的成果最终都要体现在企业效益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继承说。

  “面对新一轮的市场严冬,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只能加强不能减弱。” 王义芳表示。他介绍,如今“大路货”在集团产品结构中仍占相当比重,提高产品附加值、推进产品结构进档升级的步伐不能停;高端钢材也出现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必须加快新品种开发节奏、提高产品质量,才能实现差异化竞争。

  公司新成立了河北钢铁技术研究总院,为产品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持,是其主要任务。

  “产品结构调整应具有前瞻性。”河北钢铁研究总院院长张晓力认为,有的产品现在市场需求小、利润不高,但市场潜力巨大,这样的品种要开发;有的产品短期内利润不会有较大提升,但优势客户有需要,为了维持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这样的产品也要开发。“目前新产品对销售额的贡献率达到13%,高端钢材比例达到63%,只有走专业化、精品化、差异化竞争道路,才能获得竞争力。” 王义芳说。

  3.提升管理:管理是企业永远要念好的一本经

  走在河北钢铁集团的生产车间,记者不时感受到市场形势恶化对生产管理产生的强烈影响。

  “下游客户提出的质量异议明显增多,就连不影响产品性能的小划痕也全都要当作质量异议产品退回来。”石钢三轧厂轧机班长贾利军说。

  “原来轧钢的计划编排,都是上千吨、上百吨,现在品种细分,订单都是十吨、二十吨。从前经常是一个订单做十几天,十几天都不换规格、不换钢种;现在是,一天就换几十个钢种。昨天一天就换了50多个钢种,完成了30多个订单。”石钢三轧厂工段作业长秦胜平说。

  早在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时,河北钢铁集团就提出:“与危机决战,拼的是内功,拼的是管理。”三年来,“抓细节、抓深度、抓落实”的精细化管理在河北钢铁不断推进。一些过去不能达到的指标、不能生产的品种规格都因为管理工作到位,实现大的突破。邯钢三炼钢厂通过精益生产,每炉钢节约工序时间245秒。下属承钢棒线厂精装班职工将装配辊箱的各项尺寸精确到0.02毫米以内,仅仅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3,但却因此年减少辊箱烧损近百万元。

  如今,亏损阴霾再次笼罩行业上空,河北钢铁集团的降本增效、挖潜增效继续推进。在邯钢,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工人们加大了国内铁精粉的用量,用来平抑不断高涨的进口高价矿,实现铁前成本每吨减少100元;在唐钢,对含铁废物料的回收力度不断增强,去年已可节省采购支出5900万元;在宣钢,通过 “市场二次倒逼”机制,吨钢的物流费用再降70元。

  其实,抵制亏损,企业永远要念好的一本经就是管理!管理能出多少效益?河北钢铁财务部部长张迎秋算了一笔账:集团组建至今三年,他们凭借精细化管理,累计消化增支减利因素273亿元,同口径成本降低达到198亿元!

  4.延长产业链:世界一流钢企都没有“单吃钢铁一碗饭”

  钢铁主业利润不好,就着力在做强钢铁主业的同时,从非钢产业上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如今,河北钢铁集团的非钢产业已经初具规模:推土机销量全国第二,铁精粉产量全国第二,掌控50亿吨的铁矿石资源、参股建设黄骅港年吞吐量5000万吨的矿石泊位和2000万吨的通用散杂泊位。

  王义芳说:“世界一流钢企都没有单吃钢铁一碗饭。”他经常提到一个例子,德国钢铁翘楚蒂森克虏伯公司生产电梯,如今已发展成全球三大电梯和自动扶梯生产商之一。

  大开大合的生产模式,令钢铁产业天生具有全产业链发展优势。王义芳介绍,粗略估算,每炼一吨钢要消耗1.7吨铁精粉、消耗500度电、需要4吨以上的进厂出厂物流支撑。按照5000万吨的产能计算,任何一个环节的生产规模都是巨大的,足以形成规模优势。

  “如今,钢铁主业经营困难,产业链上的非钢产业更应该当仁不让。”王义芳说。按照河北钢铁集团“以钢为主、适度多元”战略,到“十二五”末,将打造钢铁、物流、资源、金融、机械制造五大产业板块,形成一业为主、多元协同的产业格局,非钢产业板块营业收入达到1400亿元,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钢铁企业。

  以钢为核心上展、下延、外拓,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不仅是企业寻找利润的需要,也是钢铁主业健康发展的保障。“到‘十二五’末,我们将拥有3500万吨铁精粉产能,自产矿比例达到40%,积极占有海外铁矿资源,权益矿比率达到20%。届时,进口外矿依存度将进一步降低。”王义芳说。(鲍丹)

【编辑:李建宗】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