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圈外投资人折戟电视圈 只知投钱“会亏死”

2012年03月27日 08:57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这两天,浙江雅缘影视制作公司总经理陈卫民因投资失败、无力偿债而开枪自杀的消息在网上不胫而走。以红酒、山核桃等生意起家,不谙文化行情的他,信心满满地进军影视界,未及两年,便落了个人财两空的悲剧。

  一向善于“生产”各种话题的电视圈,也在一时之间成为一大话题。有人感慨,这里头充满了“圈钱要命”的“连环套”;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个空手套白狼的行业”。对此,很多圈内人纷纷指出,电视行业回报高、风险也高,它看似无门槛,实则要求很高,“只知道投钱,真的会亏死”。

  这一行“学费”很高

  投资电视剧必然意味着高风险?对此,很多业内人士均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我们这行有句俗话,想破产就来拍电视剧。”制片人敦淇笑言,之所以这样来形容投拍电视剧的风险,与其特殊属性有关。

  导演傅东育做了一个类比:“一个定价10元的杯子,做得不好,可以两块钱低价出售;房地产崩盘了,你还有烂尾楼,还有块地在那儿;电视剧可不一样,两三千万元投了进去,要是电视台不买,视频网站没要,便只剩下几百盘磁带了。”导演尤小刚则直言,“一部电视剧,只有拥有了感染力和艺术价值,才能具有商品属性,随便编个故事粗制滥造,它可能就一文不值。”

  与普通产品的差别还在于,电视剧制作没有流水线,也无法借助测试来调整技术参数,规避产后风险。“每一部作品都得从零开始,它是一次性的,‘咣叽咣叽’就拍了下来,开弓没有回头箭。而剧组一旦启动,每分每秒都在烧钱,即便发现走偏了方向,中途也很难转弯。”导演胡淑芬举例说,当电视剧拍到一大半,投资人也已经投了一两千万元,一旦出现问题,便会陷入进退两难的窘境:追加投资吧,未必能收到好的效果;不追加吧,进展大半的工作便可能就此黄掉。

  “这一行‘学费’很高。”傅东育说,对于想携资两千万进入影视界的朋友,他总是这样建议:你先准备一个亿,另外八千万搁在手头。两千万,赔了,再扔两千万;两千万,赔了,再扔两千万;扔到第六千万的时候,你不赔钱了;投到第八千万的时候,可能你开始慢慢赚钱了。

  “两头一挤”风险加大

  最近一两年来,电视剧行业上下游出现的最新情况,无异于给这一本就风险很大的行业“雪上加霜”。

  华录百纳公司副总经理罗立平就指出:“制作成本增大,销售平台萎缩,两头一挤,夹在中间的影视制作公司,实际很难操作。投资电视剧市场,因而平添了许多风险。”

  电视剧产量供大于求,这已是业界共识。有业内人士做了一个估算,央视1套和8套的黄金档,一天各播2集和5集电视剧,各大卫视一天播2集,此外还要考虑到,有时三四家卫视播一部剧,有些台播旧剧或不播剧,一年播放的总量也就3000集至5000集。而仅以去年广电总局的数据为例,全国生产完成并获得《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剧目共计469部14942集,除去少量在地面频道开播的电视剧,一年约有三分之二的电视剧难见天日。

  日渐增加的制作成本,也正在成为电视圈的新问题。据罗立平介绍,剧组的预算成本,大致是五五开到四六开(50%-60%用于制作,其他用于演员)。这几年,机器设备、拍摄剪辑等制作方面的预算变化并不大,演员的片酬却在疯涨。“原来拍摄一集的成本八九十万元到一百万元就算高价钱,而今,一集常得花一百四五十万元才能拿下。”他透露说,去年演员片酬较高之时,视频网站对电视剧的需求旺盛,网络版权的销售恰可补上涨出来的这些资金。但自今年起,网站购剧日趋理性。此外,受“限广令”(电视剧禁止插播广告)影响,电视台减少了一大头收入,购片能力也随之下降。

  “如今,投资电视剧的赔本率几乎高达百分之七八十。”做了十几年编剧、如今兼做制片人的彭三源介绍,通常而言,一部剧能在前10家卫视黄金档上星播出,就意味着赚钱;在其非黄金时间播出,就能保本;剩下的就都是赔本了。事实上,全年拿到发行许可证的1万多集电视剧中,能挤进卫视黄金档的,还不足百分之二十。

  投资人须有“多只眼”

  几千万的资金投进去,弄不好便会颗粒无收,如此高的风险,最终均由投资人独自负担。“不明就里的圈外人纷纷挤进来,很有可能血本无归。”制片人敦淇说。

  他注意到,一个被他们淘汰的剧本,本来很不理想,有人拿到之后,不出俩月,便开了机……还有很多公司,拿个大纲就敢开机。“这都是典型的盲目投资。” 他分析说,这个圈子门槛很低,鱼龙混杂,有些人专门给人画饼许愿,不遗余力游说你投资;有些演员就是来这里“抢”钱的;而一般的工作人员则是拿它过日子。对于他们这些人而言,项目好与坏,跟自己无关,只要有戏拍,就能拿钱。“如果投资人自己没有判断力,便很容易被忽悠得上套。”

  “投拍电视剧,每个环节如果把控不严,都是一个无底洞。”胡淑芬举例说,一个副导演,他给你找来的演员报价几十万块钱,而他给演员的有可能只有几万块钱;而一个花几千块钱便能买到的道具,道具组报给你的价可能是几万块钱,“如果你不懂,拿不出要求,便只能是别人喂什么你吃什么,这就是外行人进这个行业的可怕之处。”

  “一个优秀的投资人必须有‘多只眼’。对于市场、作品、政策等方方面面,他都得有很深的了解。”制片人杨戈透露,当他考虑投资时,总会先认真琢磨剧本,把自己当成一个观众,看它好不好看,能不能打动人;挑选导演和演员时,他也会做一番调查,看他们之前的成绩,评估其未来的上升趋势;而一旦下定决心,他又会变成一个创作者,介入到作品的具体工作中。

  “投资人对整个行业的了解,比编导演还要深。”杨戈解释说,编导演比较专注自己本分以内的事情,很少关注市场、发行和宣传。“这些事你都得关注!你的产品往哪儿卖、卖多少钱,不能全指着一个大导演和大演员,他们也都有失手的时候。如果你连剧本都看不明白,对塑造人物都搞不清楚,又怎能去面对方方面面的问题?”

  建议

  拍电视剧也须投保

  针对国内电视剧行业高风险的投资状况,华录百纳公司副总经理罗立平表示,“我们会更多地与电视台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状况和购买意愿,有针对性地制作电视剧。”他介绍说,双方谈妥后,他们也会按照事先的约定制定预算,选择剧本、导演和演员,在成本和内容上都按照电视台的需要执行。

  慈文传媒集团董事长马中骏则呼吁,从长远看,中国有必要学习国外公司投拍电影的操作办法,让银行和保险公司接轨影视行业,促使整个产业链更加成熟。他介绍说,在美国,拥有一个好剧本的制片人,可以拿着它去找演员或导演,如果他们同意接拍该剧,制片人便可到银行办理贷款,到保险公司进行投保。而银行和保险公司则会让精通影视行业的人对其项目进行评估,评判其风险级别,然后再配之以相应的贷款和保险。如若导演没能按合同中约定的资金拍完作品,银行和保险公司可以将他撤换掉;如果他最终给投资人带来了回报,下次投保,其保额便会降低。(韩亚栋)

【编辑:李建宗】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